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养殖系统(养殖桶规格:70×60×50cm,200L)中进行为期30d的摄食生长实验,以投喂生物饵料(主要为卤虫无节幼体和鲜活桡足类)作为对照组(Live prey),探讨大黄鱼仔稚鱼对微颗粒饲料中脂类和磷脂的需要量以及微颗粒饲料中脂肪、磷脂和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HUFA)对大黄鱼稚鱼摄食、生长、存活、消化酶活力、体成分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初始体重为1.93±0.11 mg的大黄鱼稚鱼(12日龄)为实验对象,在室内水族箱中进行为期30d的摄食生长实验。通过调整微颗粒饲料中鱼油含量配制成5种脂类水平分别为8.3%、12.6%、16.4%、20.4%和24.8%的等氮微颗粒饲料,用于探讨大黄鱼稚鱼对饲料中脂类的需要量。实验结果表明:大黄鱼稚鱼存活率随着饲料中脂类水平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以存活率为评价指标,得大黄鱼对饲料中脂类的需要量为17.5%;大黄鱼稚鱼的体增重和特定生长率(SGR)均随着饲料脂类水平的升高(8.3%-16.4%)显著升高,当饲料中脂类水平高于16.4%时,则显著下降。以SGR为评价指标,得大黄鱼对饲料中脂类的需要量为17.4%;饲料中脂类水平对大黄鱼鱼体常规成分和脂肪酸组成均产生了显著影响。2.以初始体重为3.36±0.10mg,体长6.15±0.71 mm的大黄鱼稚鱼(15日龄)为实验对象,在室内水族箱中进行为期30d的摄食生长实验。通过在微颗粒饲料中分别添加0.0%、2.5%、5.0%、7.5%和10.0%的大豆磷脂,配制成5种等氮等脂的微颗粒饲料,用于探讨饲料中磷脂对大黄鱼稚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体成分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磷脂显著影响大黄鱼稚鱼的特定生长率、存活率以及消化酶(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碱性磷酸酶和亮氨酸氨肽酶)活力;实验鱼鱼体粗蛋白含量随着饲料磷脂水平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中性脂与极性脂之比(NL/PL)随磷脂水平的升高显著降低;随着饲料中磷脂水平的升高,大黄鱼稚鱼对低盐和低溶氧的耐受能力显著增强。以实验鱼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饲料中适宜的磷脂含量为5.72%左右。3.以初始体重为3.36±0.10mg,体长6.15±0.71 mm的大黄鱼稚鱼(15日龄)为实验对象,在室内水族箱中进行为期30d的摄食生长实验。通过调节微颗粒饲料中鱼油含量,使饲料脂肪水平分别达到11.0%、16.0%和21%;在16.0%的脂肪水平,通过分别添加精制鱼油(富含DHA和EPA)和豆油,使饲料中的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HUFA)含量分别达到1.1%、2.5%和3.9%,以此探讨脂肪及n-3HUFA对大黄鱼稚鱼摄食、消化酶活力、体成分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脂肪及n-3HUFA水平显著影响大黄鱼稚鱼的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18日龄大黄鱼稚鱼摄食率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显著升高,而且在16%脂肪水平,其摄食率随着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水平的升高显著升高;44日龄大黄鱼稚鱼摄食率随着脂肪水平的升高显著下降,在16%脂肪水平,其摄食率也随着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水平的升高显著升高;饲料中脂肪及n-3HUFA水平显著影响大黄鱼稚鱼的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的升高(Diet1-3:11~21%),实验鱼鱼体粗蛋白含量(58.53~63.09%)显著下降,总脂含量显著升高;在16%脂肪水平,n-3HUFA水平对实验鱼鱼体粗蛋白和总脂含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同时,饲料中脂肪及n-3HUFA显著影响大黄鱼稚鱼的鱼体脂肪酸组成;饲料中脂肪及n-3HUFA提高了大黄鱼稚鱼耐受低温、盐度、低溶氧和离水应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