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的体育锻炼方法与生活方式的职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重任。反思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必须承认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不科学,导致了体育课程的教学结果与体育健康课程应该具有的作用产生差距,这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质量的下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淮安市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师资力量、课程资源以及课程评价体系、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生对课程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旨在了解淮安市几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现状,以期为推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起到促进作用。本文通过调查与分析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1、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工作强度较大、职称比例不合理、体育项目设置不合理、体育教师责任心不够强。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快引进优秀体育教师,适当降低工作强度,加强与其他同类学院的教师交流,合理调整体育项目的设置,建立激励制度。2、淮安市高职院校体育理论知识教授明显不足,阻碍学生对于技术动作的全面掌握,制约了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应单独开设体育理论的教学或在每次课上提高体育理论的比例。3、场地环境的建设缓慢,器材设施缺少,现有场馆利用率不高。应加快体育场地的建设,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4、体育课程综合评价体系不合理或者不全面。建议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多方面评价。5、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合理或者运用不恰当。教学质量的控制应与体育教师充分沟通,明确监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