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分析应用图像引导的调强放射治疗(IGRT)技术联合同步化疗治疗鼻咽癌的靶区剂量分布变化和近期疗效。研究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间初诊经病理明确诊断鼻咽癌患者4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48岁。按AJCC2008分期系统,其中II期8例,III期24例,IVA期10例。所有患者经头颈肩膜固定行模拟CT,在CT图像上逐层勾画治疗靶区和正常组织,采用6MVX线9野共面调强放射治疗计划(IMRT)。鼻咽原发灶及颈部转移淋巴结照射剂量66Gy/30F/6W,鼻咽部和颈部淋巴引流区亚临床病灶照射剂量60Gy/30F/6W。治疗设备为西门子ONCOR直线加速器。治疗期间每日采集患者治疗体位0度和90度正交二维摄片图像,同原始计划图像对比,在三维方向对患者进行摆位误差校正,然后实施放射治疗。每周一次采集患者头颈部治疗体位CT图像,分析患者在治疗期间靶区及正常组织剂量分布变化。同步化疗采用多希他赛加顺铂方案,每三周一次,放疗期间采用多西他赛40mg/m2每周一次*3方式。在放疗开始前1周内开始同步治疗。放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和放疗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2月后评价病灶退缩情况。所有患者随访至2013年6月,评价3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治疗期间20名患者放疗前GTV1平均体积39.19cc,GTV2平均体积16.59cc,放疗4周后及6周后GTV1平均退缩分别为26.41%、62.68%,GTV2平均退缩分别为28.43%、53.93%。治疗前双侧腮腺体积平均为24.16cc,放射治疗4周后,平均腮腺体积为19.04cc,6周后平均腮腺体积为17.54cc。在正常组织保护方面,脊髓、脑干、颞叶、内耳、腮腺,照射3周后和照射5周后均比原始计划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随访3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6.19%和85.71%。急性反应多为II度。除一例IV度骨髓抑制外,其它未观察到IV度急性反应。结论:1.随着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进行,照射肿瘤靶区同原始计划剂量分布会有一定差异,但CTV实际照射剂量为处方剂量95%以上,正常组织在整个治疗过程所受照射剂量同原始计划比较有所增加,但在剂量限制范围内。及时根据患者肿瘤和正常组织体积和形态变化制定新的治疗计划可提高肿瘤治疗剂量并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2.所有患者经该治疗方案未发生IV级治疗反应,患者耐受性可接受,图像引导调强放疗及同步化疗鼻咽癌能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