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引导的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同步化疗在鼻咽癌治疗中靶区剂量分布变化研究和疗效分析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yueshen19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分析应用图像引导的调强放射治疗(IGRT)技术联合同步化疗治疗鼻咽癌的靶区剂量分布变化和近期疗效。研究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间初诊经病理明确诊断鼻咽癌患者4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48岁。按AJCC2008分期系统,其中II期8例,III期24例,IVA期10例。所有患者经头颈肩膜固定行模拟CT,在CT图像上逐层勾画治疗靶区和正常组织,采用6MVX线9野共面调强放射治疗计划(IMRT)。鼻咽原发灶及颈部转移淋巴结照射剂量66Gy/30F/6W,鼻咽部和颈部淋巴引流区亚临床病灶照射剂量60Gy/30F/6W。治疗设备为西门子ONCOR直线加速器。治疗期间每日采集患者治疗体位0度和90度正交二维摄片图像,同原始计划图像对比,在三维方向对患者进行摆位误差校正,然后实施放射治疗。每周一次采集患者头颈部治疗体位CT图像,分析患者在治疗期间靶区及正常组织剂量分布变化。同步化疗采用多希他赛加顺铂方案,每三周一次,放疗期间采用多西他赛40mg/m2每周一次*3方式。在放疗开始前1周内开始同步治疗。放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和放疗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2月后评价病灶退缩情况。所有患者随访至2013年6月,评价3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治疗期间20名患者放疗前GTV1平均体积39.19cc,GTV2平均体积16.59cc,放疗4周后及6周后GTV1平均退缩分别为26.41%、62.68%,GTV2平均退缩分别为28.43%、53.93%。治疗前双侧腮腺体积平均为24.16cc,放射治疗4周后,平均腮腺体积为19.04cc,6周后平均腮腺体积为17.54cc。在正常组织保护方面,脊髓、脑干、颞叶、内耳、腮腺,照射3周后和照射5周后均比原始计划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随访3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6.19%和85.71%。急性反应多为II度。除一例IV度骨髓抑制外,其它未观察到IV度急性反应。结论:1.随着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进行,照射肿瘤靶区同原始计划剂量分布会有一定差异,但CTV实际照射剂量为处方剂量95%以上,正常组织在整个治疗过程所受照射剂量同原始计划比较有所增加,但在剂量限制范围内。及时根据患者肿瘤和正常组织体积和形态变化制定新的治疗计划可提高肿瘤治疗剂量并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2.所有患者经该治疗方案未发生IV级治疗反应,患者耐受性可接受,图像引导调强放疗及同步化疗鼻咽癌能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宫颈癌为大家所熟知,也是目前所知的妇科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全球都约有二十几万的妇女以为此而去世,宫颈癌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存品质都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给许多
目的:本研究拟从体内和体外两个水平探索PDCD5基因对于顺铂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第一部分: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运用脂质体将PDCD5重组质粒转染细胞后
大学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大学人才是大学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班导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大学生素质教育、学习生活
目的:探讨软组织肉瘤中Ezrin,Ki-67,Rb,TGF-β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软组织肉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制备、PV-6000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94例软组织肉瘤中Ezr
目的探讨多环芳烃(PAH)-DNA加合物和代谢酶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1A1(CYP1A1)与谷胱苷肽硫转移酶M1(GSTM1)基因多态性与淋巴瘤发病的关系。方法通过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
目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及不同化疗阶段外周血NK细胞活性及数量,探讨白血病患儿化疗后NK细胞免疫功能重建过程,为NK免疫治疗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基于
研究背景:醌氧化还原酶NQO1(NADPH quinine oxidoreductase1),是一种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的黄色素酶,也是人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致癌物代谢酶。最新研究显示,NQO1蛋白在大
文章报道了雷公藤多甙片治疗RA的特点、治疗中如何选择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目的:我国人群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以膀胱癌最常见,由于其高发病率、易复发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目前诊断膀胱肿瘤的标准是膀胱镜,除了检查费用高,其给患者带来的痛
<正>我国医疗资源分布极其不均衡。近几年,国家规划、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医疗资源协同性必然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临床血液保障具有即时性、刚性需求以及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