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针刺配合颈旁线打刺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PBP)的临床疗效观察,旨在为本病寻找一种疗效显著,经济实用,规范创新,易于推广的治疗手段并总结该方法的治疗规律。 方法:本课题组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采用针刺配合颈旁线打刺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临床疗效较好。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80例风痰阻络型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均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针灸科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住院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科中风病常规药物(丹红注射液、脑苷肌肽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随症加减药物,全程观测血压、血糖、血脂的变化,并随症处理。治疗组除给予对照组相同药物治疗外,再配合针刺及颈旁线打刺联合治疗,针灸取穴:风池(双)、廉泉、风府、哑门、天突、金津、玉液、阴陵泉(双)、丰隆(双)、颈旁线(经验部位,前正中线左右各旁开1寸,颌下颈部起始处至锁骨上窝处),颈旁线给予皮肤针打刺,廉泉穴给予合谷刺法,风府、哑门、金津、玉液行快针,余穴均给予普通针刺。先嘱患者正坐位,针刺风府、哑门穴,针刺时嘱患者发音、做吞咽动作;起针后嘱患者卧位,针刺其他穴位。针刺前均予穴位按摩、导引,起针后让病人试进饮食。上述治疗,颈旁线打刺每两日1次,余穴均每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次行针1分钟。两组静脉治疗用药14天,治疗结束后继续给予常规口服药物治疗;针刺及颈旁线打刺10天为1疗程,疗程间间隔1天;治疗组针刺4个疗程(43天)结束后统一观察和评价两组的疗效。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改良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法及经颅多普勒(TCD)来评定患者的吞咽功能、构音功能、脑部动脉血管(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动脉搏动指数(PI)。所得研究数据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定性数据采用X2检验,有序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定量数据如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则采用t检验,如符合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采用t检验,如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非参数检验。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改良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分经统计分析后均P>0.05,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和改良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分析,两组组内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构音功能,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经治疗后,TCD检查所探测的五根血管的Vm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PI变化不大;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对比,VA、MCA的V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ACA、PCA的V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根血管的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组内治疗前后对比,VA、BA、MCA的Vm有显著性差异(P<0.05),ACA、PCA的Vm无显著性差异(P>0.05),五根血管的PI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m和PI的比较,治疗组各血管Vm值均大于对照组,其中VA、BA、MC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A、PC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根血管PI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项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脉搏、呼吸、体温等)较平稳,无异常情况发生;但治疗组患者出现皮下出血4例,经处理后消失,两组治疗安全可靠。 结论:针刺配合颈旁线打刺能明显改善中风假性球麻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及构音功能,可改善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但对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的动脉搏动指数(PI)的影响较小。此法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经济实用,临床上适宜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