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重症风湿性瓣膜病和小儿先心病病人肌钙蛋白(cTnI)、H-FABP、IMA血清浓度在围术期的变化情况,研究H-FABP、IMA的诊断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症风湿性瓣膜病病人为研究组(RHD组,n=20),单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病人为对照组(CHD组,n=20),男女不限。所有病人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两组于术前(T1)、动脉阻断后0h(T2)、心脏复跳后0h(T3)、1h(T4)、3h(T5)、6h(T6)、12h(T7)共7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标本,经高速离心分离血清,-80℃冰箱冻存至检测。应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法(ACB法)检测血清IMA浓度,以ACB值反应IMA浓度,ACB值越低则IMA浓度越高。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H-FABP浓度及cTnI浓度。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指标间相关性检验应用多重线性相关分析,P值<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1.cTnI血清浓度:与术前相比,RHD组主动脉阻断后0h无明显升高,术后0h明显升高,术后12h达高峰,CHD组主动脉阻断后0h无明显升高,术后0h升高,术后12h达高峰。变化趋势二组基本相同,但RHD组升高更明显,二组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H-FABP血清浓度:RHD组主动脉阻断后0h即有升高,术后0h明显升高,术后3-6h即达峰值,术后12h开始下降,但高于术前水平。CHD组主动脉阻断后0h也有升高,但幅度小于RHD组,术后0h升高明显,术后3-6h达峰值,术后12h下降,仍高于术前水平。RHD组术后明显高于CHD组,二组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ACB血清浓度:RHD组主动脉阻断后0h即有降低,术后0-3h即达最低峰值,术后6h开始大幅升高,术后12h回落至接近术前水平,CHD组变化规律与RHD组相似,但术后各时间点均高于RHD组,二组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检测ACB值结果,反应了IMA在不同时间点升高变化情况。4.多重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FABP峰值与多巴胺用量(r=0.532P<0.05)、ICU停留时间(r=0.403P<0.05)相关,与主动脉阻断时间(r=0.303P>0.05)不相关。ACB最低值与多巴胺用量(r=-0.281P>0.05)、ICU停留时间(r=-0.243P>0.05)无相关性,与主动脉阻断时间(r=-0.512P<0.05)相关。三指标间相关性分析cTnI与H-FABP(r=0.776P<0.001)相关,ACB与cTnI (r=-0.811P<0.001)相关,ACB与H-FABP(r=-0.636P<0.05)相关。结论1.在重症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围手术期,H-FABP在心肌缺血时升高时间早,早于cTnI,诊断时间窗较充分,较cTnI恢复时间早,不影响反映心肌再损伤,适于术后早期评估心肌缺血程度,能作为心脏CPB术后早期心肌损伤检测的合适指标,2.在重症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围手术期,IMA敏感性强,到达峰值时间早于cTnI及H-FABP,但诊断时间窗相对较窄,受非心源性因素影响较大,可作为术后早期心肌损伤检测指标,但不适合单独作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3.重症风湿性瓣膜病组造成的心肌损伤高于小儿先心病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是造成心肌损伤差异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