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底在西亚和北非的部分阿拉伯国家中,爆发了令世界瞩目的“阿拉伯之春”运动,“阿拉伯之春”是指以要求改善民主状况和低迷的经济状态为主题的一系列社会运动。这些运动的爆发客观上反映出了这些国家中中低收入人群期待社会变革的合理要求。但在经过一向彪炳“自由”、“民主”、“博爱”的西方大国政府及其媒体的肆意渲染和推波助澜之下,比较温和的请愿示威活动很快发酵变质,演变成了平民阶层与统治阶层的暴力流血冲突,在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甚至爆发了内战。经过两年多的血雨腥风,埃及独裁者穆巴拉克黯然入狱,北非暴君卡扎非枭雄授首。当西方大国正为推动了整个中东的“民主进程”弹冠相庆之时,他们却惊讶的发现,“民主”后的阿拉伯世界甚至比之前非民主的阿拉伯世界更加混乱和难以掌控。政治或军事强人的轰然倒下的后遗症是巨大的权利真空,其结果是导致“城头变换大王旗”般的群雄逐鹿乱局,甚至连曾被原政权长期压制的塔利班、基地等极端组织也死灰复燃,想借国家动荡之机掀起一番风浪。 有学者曾经说过“中东没有不涉及埃及的战争”。同理,中东政坛的每一次风起云涌,也绝不会没有以色列和美国的身影。虽然表面上看此番“阿拉伯之春”中卡梅伦和萨科齐等人充当了推动中东“变革”的急先锋,但当“春风”掉转风向,欲过境叙利亚和伊朗——这两个自萨达姆侯赛因垮台以后最后的两大阿拉伯强权时,我们就有充分理由相信特拉维夫和华盛顿才是这一些列事件的幕后操盘手。如果说以色列“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还只能将其影响辐射到邻近国家。那么美国借“民主”之名,粗暴干涉他国内政甚至直接以武力颠覆他国政权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承”。这些武力干涉行动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了民主政体的发展,但对该国家或地区人民,甚至连曾参与其中的美国人民所留下的肉体或精神层面的创伤却是无法抚慰的梦魇。这些行动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所引发的变化,有些是美国政府计划之内的,而有些则是其意料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