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桂枝茯苓丸的深入开发,采用先进的提取技术、喷雾制粒技术,制成颗粒剂。颗粒剂具有以下优点:①溶出速率及生物利用度较丸剂好,质量稳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产量大、药剂卫生易达标;②服量少、易携带、方便贮藏等。故本试验拟将桂枝茯苓丸改为桂枝茯苓颗粒。 方法:提取工艺研究:首先对处方中药物活性成分分析并设计工艺路线,桂枝、丹皮含有大量的挥发油,设计桂枝、丹皮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由于挥发油在制剂中易于挥发,对药物疗效有很大影响,为了提高其稳定性,利用β-环糊精对所提挥发油进行包合处理。除挥发油外,桂枝还含有肉桂酸,丹皮还含有丹皮总苷等活性成分,设计提油后的药渣和其他药材一起采用醇提取。桃仁、赤芍、茯苓的醇提液及水提液都有明确的药理作用,因此采用先醇提后水提的工艺。以肉桂酸、苦杏仁苷、多糖含量等多个指标测定,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进行考察,以优化提取工艺。制剂成型工艺研究:采用喷雾制粒技术,对浸膏相对密度、干膏粉与糊精比例进行了考察,分别以颗粒的成品率和含水量为考察指标,对主要因素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喷雾速率、雾化压力进行优化并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本制剂中三味中药(桂枝、牡丹皮和赤芍)进行鉴别,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肉桂酸、桂皮醛和丹皮酚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提取纯化工艺结果:桂枝、牡丹皮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成分,备用,采用β-CD包合(优选包合工艺为:β-CD水溶液浓度为1∶15、挥发油:β-CD为1∶11、温度为室温、搅拌2小时);药渣与茯苓、赤芍、桃仁用80%8倍量乙醇提取两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减压浓缩至适量,备用;药渣再加水10倍量提取3次,每次1时,滤过,滤液浓缩,备用。制剂成型工艺结果:选择糊精作为本颗粒的辅料,使药液相对密度为1.14~1.18,干膏粉-糊精的比例为1∶1.5时,喷雾制粒(设定参数为:进风温度-物料温度90-75℃,喷雾速率以蠕动泵转速10Hz,雾化压力0.12MPa)。质量标准结果:建立了制剂中三种中药(桂枝、牡丹皮和赤芍)的薄层色谱鉴别;建立了肉桂酸、桂皮醛和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本品每袋含桂枝以肉桂酸(C9H8O2)和桂皮醛(C9H8O)计,不得少于0.05mg和0.33mg;含牡丹皮以丹皮酚(C9H10O3)计,不得少于1.16mg。 结论:本试验制备出的桂枝茯苓颗粒,所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和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科学合理、准确可行,可作为桂枝茯苓颗粒质量控制方法。后续工作:1.采用该优化工艺进行三批中试放大试验研究,摸索出适合工业生产的合理制剂工艺;2.进行毒理药理试验,撰写申报材料,向SFDA申请临床批件;3.获批准后将进行Ⅲ期临床试验,在临床试验中与原制剂进行药效学平行对比研究,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选择;4.申请桂枝茯苓颗粒为八类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