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延迟性肌肉疼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是困扰许多运动员和教练员多年的问题,通过分析穴位注射治疗DOMS的作用机制,观察DOMS时各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力图找到消除和减轻DOMS形成的一个有效的疗法,以便更好应用到竞技运动和全民健身当中。 方法: 将30名大学生、研究生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对照组(C)、针刺组(A)、穴位注射组(B)各10人。每组男生进行诱发DOMS的训练。运动后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针刺组和穴位注射组每天1次干预,分别为运动后即刻、24h、48h、72h、96h,为期5天。期间对受试者血清酶、肌肉疼痛度、肌肉围度、皮肤温度等指标的检测。采用SPSS13.O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组内治疗前后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治疗前后差异。P<0.05被认为所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实验蛙跳造模能诱发DOMS,并引起大腿肌肉疼痛度和肌肉围度的提高,促使膝关节活动下降。经过干预后,通过观察所检测血清中的CK、LDH和SOD浓度变化。说明针灸能够很好地缓解DOMS带来的症状,其中实验过程发现穴位注射组优于常规针刺组,该组能更好的缓解肌肉疼痛,改善肌肉形态和功能。 结论: 1、经穴位注射过后的组别,血清中LDH、CK明显低于其对照组和针刺组。说明穴位刺激和药物穴位注射减轻了DOMS产生后对受试者心肌、骨骼肌、肾脏等组织细胞的损伤,且针药并用治疗DOMS优于单纯针灸刺激。 2、经穴位注射干预的组别,血清中的SOD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常规针刺组,说明在穴位刺激和丹参药物作用下,穴位注射组抗氧自由基能力增强,体内活性氧—抗氧化物体系在运动前后均处于动态平衡或动态平衡受干扰较小。 3、穴位刺激和药物穴位注射使肌肉疼痛度、肌肉围度、关节活动角度也没有对照组变化明显,且较早恢复正常。药理以及腧穴自身的的双向调节作用,还可以改善全身经络的气血运行,调节该经络上的所属的“靶器官”的功能状态,使身体体能状态得到改善,从而达到消除DOMS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