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红花色苷提取纯化、结构鉴定及稳定性研究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striv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黑豆皮为原材料,采用乙醇浸提法对黑豆红花色苷进行提取,研究了黑豆红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分离纯化方法,分析了提取物的理化性质及其结构的研究,并探索花色苷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为黑豆红花色苷的在医药、化妆品等各个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交试验得到乙醇浸提黑豆红花色苷的最佳工艺:乙醇浓度为75 %,pH为1.0,料液比为1:4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5 h,提取次数为一次,花色苷的含量为 7.20 mg/g。黑豆红花色苷粗提物首先经过石油醚萃取,再通过AB-8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AB-8打孔吸附树脂对花色苷的吸附率达到76.27%,解析率为42.38%,黑豆红花色苷上样液吸光度在1.50左右,上样流速为2 mL/min, pH值为3.0。洗脱液乙醇浓度为60%,流速为1mL/min。纯化后花色苷得率为9.12%,回收率为84.13%。经过大孔树脂纯化后的黑豆红花色苷纯度更高,色价达到37.44。经过液质分析,该物质为车菊素-3-葡萄糖苷或者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在对黑豆红花色苷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发现,在pH1~3时,有较好的稳定性,对光和热稳定性较差。黑豆红花色苷与抗坏血酸、氧化剂H2O2和还原剂Na2S03接触,性质稳定性较差。糖类如蔗糖、葡萄糖和食品防腐剂对黑豆红花色苷的稳定性作用较小。Cu2+、Fe2+、Al3+、Fe3+这四种金属离子对黑豆红花色苷溶液的稳定性有特别明显的破坏作用,Na+、Mg2+对黑豆红花色苷稳定性的作用不明显,而Zn2+、Ca2+的存在则能增强黑豆红花色苷溶液的稳定性。此外,在高温高压和紫外线的存在对花色苷稳定性有明显的破坏作用。有机酸对黑豆红花色苷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在黑豆红花色苷溶液中加入草酸、顺丁烯二酸、丙二酸和酒石酸后,花色苷的最大吸光度有明显的增加,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且其半衰期和活化能都显著提高,对光和热条件下稳定性更强。经过辅色后花色苷的成分与辅色前相比,没有发生变化,可知有机酸与花色苷之间的辅色作用为分子间辅色。为了提高花色苷的稳定性,通过辅色、醚化、酰化和酯化修饰黑豆红花色苷,并研究修饰后花色苷对光、热的稳定性和对DPPH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在90 ℃经过5 h后,经过辅色、酰化和醚化修饰后花色苷保存率比未修饰组分别提高了 17.88%、16.75%、5.46%。在太阳光下照射8 d后经过辅色、酰化、酯化、醚化修饰后的花色苷保存率分别比未修饰组高25.27%、20.86%、20.19%、13.83%,且对DPPH的清除率和Vc相当,都在95%以上。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为实验模型,通过在肥胖大鼠的饮食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普通米糠和新型富伽马氨基丁酸米糠,进行饮食干预,检测大鼠在喂养期间的体重、精神状态的
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的典型文化,而半坡文化则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们同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人虽已发明了木构浅水井,但他们并没有加以
为了研究长期贮藏后植物油理化指标的变化,测定了室温条件下存贮5年后的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与调和油等不同植物油的酸价、过氧化值、折射率及电导率。结果表明:过氧化值
黄水是固态法酿造白酒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颜色棕黄色,微粘稠。本文以黄水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抑菌特性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由于黄水中含有醇类和酯类
融合城市精准空间信息和物联网动态传感数据流,对城市进行数字化孪生的智能化全息测绘,是实现‘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管理的重要途径。针对智能化全息测绘面临的城市全空间信
文章对比分析了《前赤壁赋》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英国汉学家葛瑞汉(Angus Charles Graham)的译本,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不同的维度研究译者在翻
本文针对当前果蔬采后损失率大,贮藏设备、设施不完善的现状,以脉冲式防霉差压气调相温保鲜库(简称相温库)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计算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相温库内传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湘西旅游业也不断发展起来,湘西姜糖作为湘西特色小吃,受到当地人喜欢,然却未得到好的推广,让更多人熟知,这与人们对于湘西姜糖包装设计的不够重视有很大
柑橘是世界上重要的水果之一。中国是柑橘的主产国,宽皮柑橘的年产量占我国柑橘总产量的55%以上。受柑橘深加工技术的限制,我国的宽皮柑橘大多是鲜食消耗。宽皮柑橘加工的重
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umura)是我国苹果产区的重要潜叶害虫,为了利用寄生蜂开展苹果园金纹细蛾的生物防治,调查了金纹细蛾及其寄生蜂发生的种群动态,并对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