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机械臂动力学预测与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w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对航天工作的日益重视,航天技术的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相应的在轨服务需求也和航天器数量一样日益增长。在轨服务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提高对空间环境的利用效率,同时在轨服务技术的军事战略意义也非常重大。空间机器人是空间在轨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其中空间机械臂是最为常用的空间机器人。空间机械臂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运行,易受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因此空间机械臂系统的动力学通常存在非线性、随时间变化等特点,导致空间机械臂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和控制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研究者们提出了大量基于机器学习的动力学建模和控制算法,这些算法在地面机械臂的研究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本文以空间机械臂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对其动力学建模和控制方法开展研究。重点研究了运用基于多模型的概率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建立空间机械臂动力学模型以捕捉其动力学系统的不确定性;运用基于学习模型的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算法对空间机械臂进行控制。文章完成的工作总结如下:首先,本文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漂浮基座空间机械臂动力学模型,得到其动力学方程,并得到空间机械臂动力学特性可由各关节状态表征的结论。其次,将概率神经网络和多模型的思想分别用于捕捉空间机械臂系统的随机不确定性和认知不确定性,建立基于多模型的概率神经网络空间机械臂动力学模型,并研究其建模和预测方法。再次,运用基于学习模型的MPC方法,结合基于多模型的概率神经网络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空间机械臂的固定关节构型控制的控制策略,并采用交叉熵方法(Cross Entropy Method,CEM)优化控制。最后,在V-rep仿真环境中搭建空间机械臂仿真模型,获取训练和测试数据集,训练基于多模型的概率神经网络动力学模型及用于对比的其他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模型的泛化能力。仿真验证了基于学习的MPC算法在空间机械臂控制任务中的可行性,并研究了采样方法等因素对控制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多模型的概率神经网络动力学模型能较好的捕捉空间机械臂动力学系统的不确定性,具有良好的模型精度,特别是在长期预测上明显优于其他对比模型;基于学习模型的MPC算法在空间机械臂控制任务上表现出良好的控制效果,采用CEM采样、衰减奖励函数、适当提高备选动作序列数量等方法可优化控制效果。
其他文献
高效的生产加工过程是机床加工、智能制造等工业领域始终追求的目标,也是当下智能制造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这就要求对设备的加工过程进行运动规划和精密控制,来实现高效率和高精度的制造工艺。本文对高端自动化设备中常用的直驱系统的运动规划与控制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了路径规划、路径曲线拟合、时间最短轨迹规划以及轨迹运动控制的完整解决方案。首先,根据表面贴装、点胶、焊接等需要加工设备经过较多待加
随着科技高速发展,生产安全及效率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工业及日常生活中大量应用的管道,成为传送能源等必要物质的关键,由于管路的环境条件较为苛刻,日常维护难度极大,而停工人力检修会造成诸多不便及经济损失,因此当下机器人逐步替代传统人工进行在线检修已成为主流趋势。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喷水式管内机器人,克服以往研究中在流体管道内无法主动运行的缺点,能在不停工的情况下对管道内部状况进行检测。本文首先根据需求完成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解析服务是用户访问互联网的第一步,而历史上域名在DNS解析服务过程中被停止服务、断断续续获得服务和被篡改记录等网络安全事件对国家安全、企业发展和互联网用户访问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与损失。因此如何发现、分析与定位停服、断服和篡改等域名解析异常事件,是国家网络安全重点关注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域名解析异常相关研究主要关注整体解析异常情况,对于具
随着国家重大航天项目的推进,对于大型舱体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型舱体具有尺寸大、质量大等特点,其安装支架多种多样、位置分散,目前传统的加工方法难以满足其加工效率的需求,利用多机器人加工能够提高效率。机器人的功能主要靠编程实现,而采用通用离线编程软件步骤复杂、效率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开发大型舱体多移动机器人加工离线编程系统。首先,进行大型舱体多移动机器人加工离线编程系统总体设计。分析大型舱体支架的加工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将业务从传统的数据中心迁移到云数据中心中。云数据中心提高了物理设备的资源利用率,并为电力企业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安全问题。现有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一般位于网络边界,云数据中心庞大的内部网络往往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因此,电力企业提出加强云内部网络的安全防护的需求。为了保障云数据中心的平稳运行,提高云数据中心内部的安全性,基于微隔离的理念,本文设计并实现了
长期以来航天任务就有着高成本、高风险、任务周期长的特点,航天任务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在执行任务前进行充分、全面的仿真实验十分有必要,尤其是复杂的分布式编队控制策略。气浮台作为一种典型的卫星模拟器,能够很好的充当航天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角色,实现在地面测试航天器控制算法,因此基于气浮台的分布式网络化预测控制律的设计与实验验证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介绍控制理论部分,这部分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滑模控
本篇论文主要集中在自主移动机器人位姿估计以及地图构建上。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为人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智能化、自主性示的机器人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例如微型飞行器、无人驾驶汽车、火星车等。位姿估计与周围环境地图的构建是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四足机器人为载体,使用双目摄像头、惯性测量元件以及激光雷达信息进行多传感器融合来获得鲁棒性好精度高的位姿以及连贯的地图。这种既能定位又能建图是指利用
随着工业网络与互联网日益加深的融合发展,工业网络被攻击的风险也逐渐增加。测控系统中各种潜在风险导致系统安全性难以维护,造成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危害生命,为系统安全分析带来挑战。攻击图作为一种通过图结构对系统攻击行为进行描述的模型,可以直观清晰的分析攻击路径,展示系统安全状况。但在测控系统的攻击路径分析方面,目前存在攻击图展示信息缺失、常见的两层架构攻击图无法体现工业业务流程、大规模测控系统攻击图分析
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新兴无线业务的爆发式增长,人们对无线频谱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无线频谱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几乎被分配殆尽,频谱资源的短缺严重限制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解决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与频谱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学者们提出了认知无线电技术,此技术一经提出迅速成为研究热点,受到广泛关注。功率控制作为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之一,能够保障认知用户在通信过程中既不影响授权用户正常通信又能满足自身通信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特点,能够实现对地观测的高分辨成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发展,其理论研究与成像技术等都相对成熟。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自动目标识别(SAR-ATR)技术专用于从复杂的SAR场景中有效检测并识别目标,也就是能够从雷达回波图像中找到感兴趣的目标,并且提取目标特征、目标类别等信息,同时SAR-ATR技术也成为提高军队指挥自动化水平、战场感知能力、攻防能力的有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