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已体现的越来越明显;怎样学好英语亦已成为现代人们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我们的大学外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自主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为目的,努力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终身学习英语的能力。这正好与2003年中国教育部颁布的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相吻合——学习者的终身学习技能及自主学习能力。正是基于这一要求,本篇论文从归因理论的角度,主要研究了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这一概念源于二十世纪60年代对终身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讨论,是教育学领域对教与学的新认识,反映了教育的发展趋势。一般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掌控自己的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模式;是学习的一种新境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Henri最早将“自主”(autonomy)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自Holec至今,不同专家不同文献从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有着不同的描述。本文作者倾向于齐默曼的自主学习理论。齐默曼(Zimmerman)认为,当学习者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能够积极参与时,其学习才是自主的。在元认知方面,自主学习者能够对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计划、组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在动机方面,自主学习者具有清醒的责任感,能积极主动的探索、选择信息,积极主动的建构、创造知识;具有自律性。在行为方面,自主学习者能够选择、组织、创设使学习达到最佳效果的环境。所谓“归因”就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分析,推论其原因的过程。韦纳(B.Weiner1972)建立了一套从个体自身的立场解释自己的行为的归因理论,正式提出了归因理论概念---动机-情绪归因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在学校环境里,学生总会有意无意的找出其学习或考试结果的原因;尤其是当遇到学习或考试的失败结果时,就更会追究其原因。Johnson K(1999)也指出“动机和归因”是语言学习中两个主要的情感变量。本文正是以齐默曼的自主学习模式和韦纳的归因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学习者的成败归因如何影响其自主学习行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邢台学院中文、地理、会计三个不同专业的148名大二学生,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问卷调查由三部分组成---个人简况、自主学习调查问卷(谢家树)和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Lefcourt,1981; Lefcourt,Von Baeyer, Ware&Cox, 1979)。调查结果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通过运用描述统计分析与t检测、相关分析、单因子多变量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手段进行实证性分析。结果证实学生的成败归因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确有影响,且学生的不同的归因倾向对其自主学习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最后提出在大学语教学方面的启示:通过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成败归因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形成积极有效的归因方式:以归因论为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对自己的成败经验做出合理的反省与积极的反思,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动机;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积极归因方式的稳定获得。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