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将明代僧官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佛教管理机构、人员的设置及演变、相关制度政策的沿革变迁等。重点是对佛教管理机构部门设置、人员职权、事务运作、配套政策进行论述。另外,元朝时期,藏传佛教在全中国扩张走向极盛,伴随元朝灭亡而衰退收缩,但依然在藏区广泛传播。故而明朝时期,对藏区政教合一的制度、政策也是明代统治者需要关注的问题。所以,本文在汉传佛教管理制度基础上,亦对藏传佛教的管理进行探究,对二者在机构、制度、政策等方面的异同进一步分析。并对明代僧官制度影响加以论述,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而言:首先,结合史料具体论述明代僧官制度建立的背景。包括现实背景:元末佛教状况;传统体制文化背景:前代僧官制度发展脉络;最高决策者管理思想背景:明太祖朱元璋的佛教管理思想,三类背景,共同构成了明代僧官制度构建的基础、原则和依据。元末佛教状况,主要涉及元代统治者对佛教的管理政策、改革措施、秘密宗教传播、战争对佛教影响、佛教禅净合一潮流等,从多个层面展开分析论述。元代佛教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状况,而元末佛教僧俗混杂、僧人伪滥等,成为明代佛教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传统体制文化背景,即前代僧官制度演变,分时代论述明之前僧官制度发展历史,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可以看出:僧官制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简到繁,制度化体系设计日渐缜密,僧官机构统属虽历经改变,但整体始终未脱离世俗政治机构统管。最高决策者管理思想,包括朱元璋与佛教的关系、对佛教地位的认识、对佛教进行有利于世俗统治的控制和改造思想。从中可知,朱元璋对佛教的认识,从世俗政治实用主义出发,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着力调和儒释道三教,并对释道二教进行有利于世俗化统治的管理和改造,着力提倡、发扬其在教化民众、阴翊王道方面的思想元素,打击、消除对世俗政权不利因素。而对佛教的政策,以洪武十五年政治体制改革为界,之前相对宽松,之后更加严格。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世俗专制和集权统治服务。各级僧司衙门制度的建立,明显体现了朱元璋管理佛教的目的和用意。其次,具体探究明代汉传佛教僧官制度的管理机构、官员、相关职权、配套政策。世俗政权对全国事务的管理多通过设置相关机构和人员,赋予一定的职权来实现。明代既延续前代管理模式,设置僧官机构管理佛教事务,又具有自身特色。明初草创,多依元制,借鉴元代宣政院模式,设置善世院,在高其官员品秩的同时,又对其职权进行严格管控,使之仅成选拔僧界人才的机构,而且建制不甚健全。善世院于洪武十五年改革前夕裁撤,之后在中央设置僧录司,地方按行政等级分设僧纲司、僧正司、僧会司,各机构任命僧人担任官职,处理佛教具体事务。统辖各司的最高机构则是中央礼部,从而由上及下,形成一套等级鲜明的佛教世俗化管理体系。本文将对各僧司衙门职权划分、具体事务处理流程、配套政策等,结合相关史料和前人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可以看出,僧官机构和官员参照世俗官僚系统而设,虽然处理的是佛教事务,但其运作流程,更侧重世俗化模式,并受相关世俗官僚机构、官员的管理,在政府整体僧务管理中,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此外,机构地点、官员入仕途径及职权变化调整,许多时候则打破已有常规条例,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治与社会形势的变迁,这也是以往涉及相对较少的具体研究领域。本文亦对其作一定程度探析。汉传佛教僧官制度,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再次,论述藏传佛教僧官制度。与汉传佛教管理不同,明政府对藏传佛教管理更多的考虑到边疆稳定等政治因素,实行较为宽松的政策,联系到藏区政教合一的特点,实际将其作为笼络藏区高层的一项政治举措,而对其具体内部事务管理较少过问。这与元代设置政教合一的管辖机构进行管理亦为不同。但不可忽视的是,明政府也在边疆地区设置僧司机构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并通过较优厚的朝贡贸易,加强与藏区僧官的联系和笼络力度,使之服从中央政府管理,安于治边。高层统治者对佛教的态度直接关乎佛教待遇。若对该教笃信或痴迷,则朝廷对藏区政策更为优待;若对其并不关注,甚至反感,则会降低其待遇级别。但国初确立的宽松和笼络原则大体延续不变。明政府关于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管理制度,是两套相对独立的体系,但二者却也有着相同或关联之处,这在僧官制度中有着较显著的体现。在充分研究僧官机构、官员和制度化运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具体事例,论述僧官在世俗环境下的处世之道以及仕途命运。作为僧众群体管理者的僧官,虽身为出家之人,其职权却为世俗之用,成为世俗官僚系统的部分,欲以“僧”之身份求超脱世外,淡然清修,已是不能,必须履行世俗“官”之权责,许多时候都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卷入世俗官场纷争,有力保僧流本色急流勇退者;有借此成功获取政治资本者,有事败而遭惩戒者,有行事谨慎、却无辜而被牵连者,等等。探究他们的处事方式和来自世俗政权的奖惩一些具体事例,可见僧官用权与奖惩状况之概貌,亦可窥明代政治与官场状态之一斑,有利于认识明代政治与佛教的一些特征。在对明代僧官制度进行较为全面、详细探析基础上,论述明代僧官制度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明代是一个政治专制和集权高度强化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思想大变革和大开放的时代,各种思想、文化、宗教等的交流与冲突相当激烈。国家对社会各领域的管理也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同时又极大影响了社会变化。僧官制度,作为沟通僧俗二界、上传下达的桥梁和纽带,对明代佛教状况,产生了极大影响,并为清初统治者所沿用,成为清代僧官制度创建和改造的基础。其成败得失,经验教训,作为历史的教科书,亦足为今日之镜鉴。以上便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相关结论。希望本文能对僧官制度研究领域有点滴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