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的乳房疾病,属中医“乳癖”范畴,以乳房疼痛及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因主要是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病性属本虚标实,冲任失调为发病之本,肝郁气滞、痰凝血瘀为发病之标。现代医学认为内分泌激素失调是其主要发病机制。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包括内服中药汤剂的辨证使用,针灸,外敷药物,物理治疗及其相互结合等治疗方法。其中,敷贴法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法之一,其具有操作简便,依从性好,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具有独特的临床实用价值。 研究目的 本课题通过观察穴位敷贴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并结合乳腺超声波诊断仪评价临床疗效,探讨穴位敷贴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可能机制。 研究方法 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门诊及乳腺专科门诊选取63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配为穴位敷贴治疗组33例、乳癖消口服组30例。根据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辨证参考标准,辨证为肝郁气滞型、痰瘀互结型和冲任失调型。穴贴组选用气海、关元及乳房局部的阿是穴外敷药物,每日一次,每次4~6小时,经期停用。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乳癖消,口服每次3粒,每天3次,月经期间停服,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总积分、伴随症状治疗前后积分等。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穴贴组治疗三个月后的近期疗效较好,优于乳癖消组。并且穴贴组可明显改善乳腺增生病患者常见的乳房疼痛的临床表现。在肝郁气滞型患者中,穴贴组的总疗效、乳房疼痛改善疗效优于乳癖消组。在痰瘀互结型患者中,穴贴组在改善乳房疼痛、月经异常等临床症状方面优于乳癖消组。 结论 穴位敷贴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肯定,对缓解患者乳房疼痛等临床症状尤其明显。本方法具有使用简便,依从性好,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一种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