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因发病率高,预后差,严重威胁我国民众身体健康[1]。治疗原则是保护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挽救垂死的心肌,减小梗死区。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及时治疗。早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血运重建,并及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方式;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寿命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将是治疗的最终目的[2]。目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因发病率高,预后差,严重威胁我国民众身体健康[1]。治疗原则是保护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挽救垂死的心肌,减小梗死区。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及时治疗。早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血运重建,并及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方式;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寿命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将是治疗的最终目的[2]。目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及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上效果值得肯定[3,4],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并且大大提高其生存率[5,6]。有研究表明,相比于应用ACEI/ARB的心衰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因可同时抑制利钠肽系统降解和抑制RAAS系统[7],显著降低患者血浆中NT-pro BNP水平[8],明显地逆转心力衰竭的分级(NYHA分级)、增加运动耐量、改善心功能和抑制心室重构[9-11],它还可以显著降低心衰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和再入院风险[12]。目前,已被欧洲、美国和我国的心力衰竭相关指南列为Ⅰ类推荐[13-15]。然而沙库巴曲缬沙坦显著的疗效目前多数来源于心衰患者之中,其适应症中并不包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且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应用的临床数据还相对较少,结果也尚存在争议。目前已经有多个研究表明在治疗动物心肌梗死时,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降低死亡率方面表现得更有效更安全。这种有效性和安全性能否继续在临床实践中凸显而出还是值得考察及探索。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应用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下一步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研究目的探索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应用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开放性、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了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09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的受试者均接受指南推荐的抗血小板、稳定斑块等常规治疗,术后采用随机化方法将患者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对照组,n=38)和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观察组,n=38)。所有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均应积极完善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以及CK-MB、NT-pro BNP、肌钙蛋白I(c Tn I)、血常规、肝肾功、血脂四项、空腹血糖等化验。术后3月随访复查心脏超声及生化检查,主要观察终点:心脏超声指标(LAd、LVEDV、LVESV、LVEF)、心室重构发生率、MACE事件、NT-pro BNP水平。次要观察终点:收缩压、舒张压;6分钟步行距离。安全性以不良反应发生率表示。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当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初步纳入104例AMI患者,研究中剔除未按时随访患者17例、中途退出患者5例、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4例、术后严重并发症患者1例、不耐受患者1例,最终共纳入符合研究的患者共76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开始前的基本临床资料(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家族史、高脂血症等;心梗相关:既往心梗或PCI史、既往卒中史、发病时间、梗死类型、梗死部位、Killip分级、病变血管、支架植入数量、慢性闭塞性病变、瓣膜病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血压;生化指标:CK-MB、c Tn I、肾功能、电解质;相关用药:抗血小板类药物、他汀类稳定斑块药物、抑制交感神经类药物、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等;超声指标:LAd、LVEDV、LVESV、LVEF)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主要观察终点: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LAd、LVEDV、LVESV指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差异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心室重构比例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ACE事件发生率为10.5%,观察组为7.9%,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NT-pro BNP水平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次要观察终点:与基线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降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均显著性增加(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距离增加更明显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安全性: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抑制心室重构及预防心衰方面,沙库巴曲缬沙坦相比于缬沙坦表现更早且更有效,临床应用安全。为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临床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癫痫(epilepsy)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神经科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局灶性癫痫约占所有成人癫痫病例的60%,其中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是最常见的局灶性癫痫综合征,癫痫患者首选抗癫痫发作药物(anti-seizure medications,ASMs)治疗。但是TLE在药物难治性癫痫中是最常见的癫痫综合征,约2/3的TLE患者应用ASMs治疗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磨牙具有高效、美观、舒适、易于维护口腔卫生、缩短椅旁时间等优势,受到了临床医生与患者的青睐。且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包裹整个牙面,相较传统推磨牙装置其施力更为均匀,或许可以实现更多的整体移动。但目前未见有研究探讨磨牙远移的三维角度变化,以及远移量是否影响磨牙的整体移动。并且,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过程中还存在着前牙受反作用力唇倾和已到位磨牙近移复发的现象,如何加强前后牙支抗对于磨牙远
在“十四五”期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受到了我国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身体功能自然减退,特别是当受到慢性疾病、意外事件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后,引起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及健康水平的下降、残疾甚至死亡。衰弱(Frailty)是指老年人退行性改变和多种慢性
研究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上睑区域会发生特征性的变化,其中上睑皮肤松弛和上睑凹陷是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且二者常同时发生。本课题组前期创立的改良眉下切口提眉术较好地解决了上睑皮肤松弛的问题,然而术后上睑凹陷依然存在,急需探索一种可以同期解决患者上睑凹陷问题的方法。上睑凹陷是指上眼睑区域的眶下缘凹陷,严重影响面部的美观,会给人衰老和憔悴之感。上睑凹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眶隔脂肪与上睑凹陷的关系最为密切,眶
[背景]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具有抗干扰性好、测速灵敏度高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医疗、通讯等多个领域。随着毫米波的广泛应用,作业人员及民众在工作与生活环境中与毫米波的接触逐渐增多,毫米波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由于毫米波频率高,穿透性差,当前关于毫米波辐射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体表较浅的器官,主要探讨短期热效应对生物体的损伤。而在实际情况中,毫米波暴露人员会在一
背景和目的2020年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排名中,原发性肝癌排第六位,癌症致死病因的排名中,原发性肝癌排第三位。其中肝细胞癌的比例在75%-85%,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比例在10%-15%。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最常见的癌症中排第四位,在肿瘤致死病因中排第二位,严重侵害着我国人民的健康,甚至生命。肝细胞癌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术、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局部消融术、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
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已位居恶性肿瘤之首,且患者多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手术切除病变仍然是当前治疗肺癌最有效手段。为获得更好的手术视野及保护健侧肺,胸科手术中常采用肺隔离技术满足手术需求。肺隔离单肺通气时,常有低氧血症的发生。提高吸入氧浓度是改善单肺通气时低氧血症常用的治疗手段,但吸入高浓度氧可加重氧化应激损伤,加重单肺通气所致肺损伤。术后肺部并发症是影响胸科手术患者康复,增加患者医疗负
我国人口众多,伴随影像科技快速发展,肺部疾病,特别是肺部小结节在胸腔脏器体检中早期检出率大大提升。同时由于胸腔镜手术技术的快速改进优化,使得胸心外科手术微创率提升明显,手术创伤大为改善。但是术后疼痛依然严重困扰患者临床康复和影响医务人员术后管理。胸外科手术术中需要双腔支气管插管进行单侧肺通气,而单肺通气后肺泡萎陷与术后疼痛协同造成患者肺不张、咳嗽无力、排痰减弱、肺部炎症,甚至氧和下降,严重者导致缺
【背景】种植体表面特征影响种植体周围炎的进展,未改良的种植体表面表现出较慢的进展和较高的骨水平,而改良表面的种植体周围结缔组织内的炎性细胞浸润区域更加广泛[1,2]。因此如何彻底去除改良种植体表面的菌斑生物膜,重建种植体表面生物相容性,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已有多种种植体表面去污方式被提出,如刮治器、钛刷、超声、气压喷砂设备等。但有研究提出这些方法对于具有微结构和粗糙表面的感染种植体表面
第一部分椎体旋转测量的影像学选择:CT还是MRI?背景:测量椎体的旋转角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经有研究报道了较多基于X射线和CT的测量方法,例如Nash-Moe法、Aaro-Dahlborn法等。虽然CT测量准确度高于X线,但有更大的辐射暴露。如果可以用MRI替代CT测量,则可以为椎体旋转相关研究和临床评估提供更多的影像学选择,并且减少患者做CT检查时的辐射暴露。但是目前还没有研究比较MRI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