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2020年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排名中,原发性肝癌排第六位,癌症致死病因的排名中,原发性肝癌排第三位。其中肝细胞癌的比例在75%-85%,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比例在10%-15%。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最常见的癌症中排第四位,在肿瘤致死病因中排第二位,严重侵害着我国人民的健康,甚至生命。肝细胞癌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术、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局部消融术、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转化治疗,中医药治疗以及系统治疗等。肝细胞癌的众多治疗方式之中,肝切除术为主要方式。由于多数肝细胞癌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加上术后的高复发率,肝细胞癌的预后不容乐观。尽管目前已有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等肿瘤标志物,由于不少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处于正常范围内,因此探索肝细胞癌切除术后新的预后标志物十分有必要。炎症通过对肿瘤微环境的作用,在肿瘤的发生,肿瘤的进展以及预后过程中都展现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炎性指标被证实与多种肿瘤的预后有关。但是有关炎性指标对肝细胞癌切除术预后影响的研究还不充分,对多个炎性指标在肝切除术作为首次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中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的研究尚未报道过,因此我们聚焦于常见的炎性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to-platelet ratio,GPR),天冬氨酸转氨酶-淋巴细胞比值(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lymphocyte ratio,ALR),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to-albumin ratio,FAR),研究术前炎性指标对肝细胞癌切除术预后的影响,分别探讨影响生存和复发的危险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常见临床和肿瘤病理特点的关系。(第一部分)通过第一部分得出的对预后的生存或复发有影响的炎性指标,构建炎性指标模型,比较单个炎性指标模型与合并炎性指标模型在预测预后方面的优劣。最后验证所构建的炎性指标模型在不同肝癌分期系统中的效果,探讨模型对不同肝癌分期病人的分层作用。(第二部分)方法1.本回顾性研究从2014年1月1日开始,至2017年12月31日,于西京医院肝胆胰脾外科经肝细胞癌肝切除术的病例394例。搜集并梳理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信息,临床病理资料,术后情况以及随访信息,并更新后期随访资料。炎性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取最佳截断值(cutoff值),根据cutoff值将人群分为两组,应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组间差异以及人群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通过COX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得到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影响无瘤生存期以及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研究对预后有独立预测作用的炎性指标与常见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2.基于对预后有独立预测作用的炎性指标,构建单个炎性指标模型和合并炎性指标模型。单个炎性指标模型即第一部分已验证的对预后有独立预测作用的单个炎性指标,大于cutoff值定义为1分,小于等于cutoff值定义为0分。合并炎性指标模型即将单个炎性指标联合起来使用。由2类炎性指标构成的合并炎性指标模型,当2类炎性指标均大于cutoff值时定义为2分,其他情况定义为≤1分;由3类炎性指标构成的合并炎性指标模型,3类炎性指标均大于cutoff值时定义为3分,3类炎性指标中的任意2类炎性指标大于cutoff值定义为2分,其他情况定义为≤1分。采用COX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对肝细胞癌切除术预后有独立预测作用的合并炎性指标模型。通过计算及比较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和C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筛选出拥有更好的拟合优度,预测精度和一致性的炎性指标模型。通过Kaplan-Meier分析和log-rank检验,验证筛选出的炎性指标模型在不同肝癌分期系统中的效果,并探讨对同一肝癌分期系统中不同肝癌分期人群的分层作用。结果1.第一部分:(1)总人群的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6%、59.4%、52.2%;1年、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9.8%、41.5%、30.8%。(2)炎性指标NLR,PLR,GPR,ALR和FAR的cutoff值分别为2.33,117.09,0.48,31和0.06。根据各炎性指标的cutoff值分别将人群分为两组,Kaplan-Meier曲线分析并用log-rank检验,对于术后总生存率,NLR,PLR,GPR,ALR和FAR不同组间的P值依次为0.004,0.008,<0.001,<0.001,<0.001;对于术后无瘤生存率,NLR,PLR,GPR,ALR和FAR不同组间的P值依次为0.088,0.082,<0.001,<0.001,<0.001。(3)根据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无肿瘤包膜【HR(Hazard ratio,HR)=2.119,P<0.001】,肿瘤直径>5cm(HR=1.646,P=0.006),微血管侵犯(HR=1.678,P=0.003),PLR>117.09(HR=1.465,P=0.037),GPR>0.48(HR=2.554,P<0.001),ALR>31(HR=1.553,P=0.013)是影响术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危险因素。甲胎蛋白(AFP)>400ng/ml(HR=1.377,P=0.025),无肿瘤包膜(HR=1.864,P=0.001),肿瘤直径>5cm(HR=1.440,P=0.01),微血管侵犯(HR=1.352,P=0.035),GPR>0.48(HR=1.931,P<0.001),ALR>31(HR=1.438,P=0.012)是影响术后无瘤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独立危险因素。(4)根据卡方检验结果,ALR与门脉侵犯,腹水,AFP,肿瘤数目、直径,以及微血管侵犯等有关。GPR与性别,门脉侵犯,腹水,AFP,肿瘤包膜,肿瘤数目、直径等有关。PLR与性别,术后治疗(包括术后消融或TACE),肿瘤包膜等有关。2.第二部分(1)根据COX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结果,合并炎性指标模型ALR-GPR评分模型,ALR-PLR评分模型,GPR-PLR评分模型,A-G-P(ALR-GPR-PLR)评分模型均为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ALR-GPR评分模型是术后DFS的独立危险因素。(2)通过比较单个炎性指标模型与合并炎性指标模型:关于术后OS,A-G-P评分模型表现最优,拥有最小的AIC值,最大的C-指数以及最大的似然比;关于术后DFS,单个炎性指标模型GPR评分模型表现最优,拥有最小的AIC值,最大的C-指数以及最大的似然比。(3)A-G-P评分模型在总人群中表现优异(3组分数之间差异的P值均小于0.001)。在巴塞罗那分期(BCLC分期)的A期、C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的Ⅰ期、Ⅱ期,中国肝癌分期(CNLC)的Ⅰ期表现优异。(4)GPR评分模型在总人群中表现优异(P<0.001)。在BCLC分期的C期,AJCC分期的Ⅱ期、Ⅲ期,CNLC分期的I期、Ⅲ期表现优异。结论1.第一部分(1)炎性指标PLR>117.09,GPR>0.48,ALR>31是影响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2)炎性指标GPR>0.48,ALR>31是影响术后DFS的独立危险因素。(3)炎性指标与肿瘤包膜,肿瘤数目以及肿瘤直径等多个肿瘤病理参数有关。2.第二部分(1)A-G-P评分模型是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其他模型相比,表现最优。A-G-P评分模型不仅在总人群中表现优异,且对BCLC分期的A期、C期,AJCC分期的Ⅰ期、Ⅱ期,CNLC分期的Ⅰ期的人群有良好的分层效果。(2)GPR评分模型是术后DFS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其他模型相比,表现最优。GPR评分模型不仅在总人群中表现优异,且对BCLC分期的C期,AJCC分期的Ⅱ期、Ⅲ期,CNLC分期的I期、Ⅲ期的人群有良好的分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