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部地区农户金融需求是西部农村金融的核心。西部农户的金融需求能否得到实现,是衡量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服务有效性的标准,也是西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西部农户作为西部地区的基本经济单位,集生产与消费为一身,同时承担着家庭保障、教育和管理的责任。西部地区农户的金融需求,以其巨大的规模与零散的数额形成不可忽视的潜在市场。如何将西部农户培育成为独立的金融需求主体,将其需求转化为现实的产品与服务的消费,是西部农村金融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西部地区金融与西部地区经济共生、共存。目前西部地区已初步建立多层次、多主体的金融服务体系。根据西部农户的实际金融需求来提供金融服务,将有利于推进西部地区金融改革。通过对西部农户金融需求的系统分析,构建以西部农户为中心的金融需求体系,能够扭转农户在西部地区金融市场中的弱势地位,提升西部农户的主体意识,根本解决三农问题,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以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金融功能理论及金融需求追随与供给领先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界定西部地区农户金融需求的概念,分析西部农户金融需求的特征。西部农户金融需求是指西部农户在其经济条件与自身能力所允许的范围内所产生的资金融出与资金融入的需求,并具体表现为对相关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的需求。西部农户金融需求的主体是农户,西部农户金融需求的内容分为资金融出与资金融入,西部农户金融需求是自身能力的综合反映。西部农户金融需求的特点包括分散性、非商业性、现实性与潜在性、多层次性、内源融资性和以社会资本为构成基础等。信用和风险是西部农户金融需求的核心。西部农户缺乏相应的担保和抵押形成经营风险和系统风险。西部地区金融的困境实质为信用困境。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户金融需求的现状进行分析,西部地区存在如下问题:西部地区农户的金融需求与当地的金融服务供给存在总量与结构上的矛盾;西部地区农户金融主体意识缺乏及对于金融服务了解不足;西部地区农户的贷款需求无法得到实现。总体而言,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服务是失效的。制约西部农户金融需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影响西部地区农户金融需求的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其他因素。内在影响因素包括西部农户金融意识薄弱、西部农户金融需求的单一性和零散性、西部农户社会资本的边缘化、西部农户金融需求的多层次性、西部地区农户的资金用途单一及西部地区农户资金成本高;外在影响因素包括西部自然环境恶劣、高贷款利息率、西部地区金融供给的失效、西部金融生态的恶化、西部农业保险机制的缺失、西部地区金融产品与服务缺位、西部地区金融市场规模狭小、西部金融机构的信用与可靠度不高及西部金融政策不健全;其他影响因素包括外资银行的介入、西部失地农户的出现、西部农民工成为西部地区金融需求的主体等。实现西部地区农户金融需求的对策包括构建西部农户金融需求的话语机制、西部农户金融需求的信息服务机制、西部农户金融需求的实现机制、西部农户金融需求的辅助机制、西部农户金融需求的维护与深化机制、西部农户金融需求的保障机制。具体实现途径包括:(1)建立以银行卡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农户征信系统;(2)建立以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为主体的西部无线服务网络;(3)建立以西部地区农户为中心的金融信息统计系统;(4)构建以西部农户金融需求为中心的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5)建立西部农户金融需求的风险防范与保障系统;(6)在西部地区建立以土地流转市场为主体的退出体系。衡量西部地区农户金融需求的相关指标包括西部农户金融需求容量、金融产品价格、西部地区资金渠道长度与宽度、西部农户金融需求维度、西部农户资源沉淀率、西部地区贷款利息率等。在西部地区,农户是有效的金融需求主体。以西部农户金融需求为中心构建西部农户金融需求体系,有利于培育完善的西部金融市场,从根本上推进西部金融改革。西部农户金融需求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将西部农户的金融需求分为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阶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有利于真正实现西部地区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配比。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西部地区相继出现,如何发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从资金与授信方面给予支持,将促进西部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对西部农民工和失地农户的金融需求予以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这两部分群体的金融需求,将为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