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量的研究已证实,积极的动机可以导致成功的学习。国外关于二语习得动机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Gardner & Lambert的社会教育模式。该模式把外语学习动机分为“融合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Gardner制定了具体的可操作的研究动机的测试量表(AMTB),即:学习者的动机强度、学习态度和学习愿望决定着学习的结果,三者缺一不可。国内对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始于80年代,大量的研究对象均为专业或非专业的大学本科生,而对另一个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受教群体——高职学生的动机研究却少之又少。鉴于动机在外语学习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从Gardner的动机理论入手,重点探讨当前我国高职学生的动机类型及影响动机的因素,从而找出激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途径。本文根据Gardner的态度动机测量表,采用问卷调查和小组谈话的方法对笔者所在的高职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并采用SPSS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既有工具性动机,也有融合性动机,但是工具性动机略显突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两种动机类型均有很强的相关性。学习强度、学习愿望与学生的融合性动机呈正相关,而与工具性动机相关性不大。在与成绩的相关性方面,调查结果表明积极的学习态度与成绩呈正相关,且学习的强度和欲望均与成绩呈正相关,其中学习强度位居第一。由此可见,良好的成绩不仅与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愿望有关,还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投入大量的精力,即学习强度。对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的小组访谈结果表明,个人因素、学校环境、老师、学习环境尤其是课堂环境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调查中甚至发现,父母方面的因素也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有所影响。访谈中学生也提到了他们心目中理想的英语老师、英语课堂的情形。研究和调查的结果对我们今后的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在结合相关的动机理论、作者任教以来的教学经验和小组谈话中学生的观点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如何消除影响动机的因素从而激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包括教师的言行和课堂环境的营造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强化学生的动机,使教与学更加和谐,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