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基催化剂催化气相间甲酚加氢脱氧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ich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是解决当前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木质素生物质快速热解得到的生物原油改性后有望取代石油来提供燃料和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生物原油的主要成分为酚类化学物,催化加氢脱氧是改性生物原油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备受关注。目前,加氢脱氧体系通常采用模型化合物,如苯酚,苯甲醚等含有-OH或-OCH3代表性官能团的化合物为基底来筛选催化剂和研究反应机理。目前大部分研究是基于贵金属相关的催化剂,且该催化体系中的活性位构效关系和反应机理等也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本论文侧重于开发高效的非贵金属Ni基催化剂,以间甲酚为模型化合物,从加氢脱氧反应的结构敏感性出发来研究反应机理、构效关系以及高效活性位构建等,对Ni基催化剂加氢脱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本论文首先研究了间甲酚加氢脱氧反应的结构敏感性。金属颗粒尺寸不同导致表面活性位点组成不同,即平面位、台阶位、顶点位等。这些不同的表面位点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因此可能对反应物的吸附、脱附,化学键的断裂和成键有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催化性能。本研究以Ni/SiO2催化剂为研究对象,调控了Ni颗粒的尺寸,分别为2,5,10,22nm。表征发现Ni粒径越小,表面缺陷位越多,平面位越少。在300℃,1atmH2反应条件下,间甲酚在Ni/SiO2上的转化存在三条平行的反应路径,分别为:直接脱氧生成甲苯,苯环加氢生成3-甲基环己醇和3-甲基环己醇,以及C-C氢解生成甲烷和苯酚。减小Ni粒径极大的促进了间甲酚的转化和脱氧生成甲苯,且显著的抑制了C-C断键生成甲烷。结合DFT计算发现苯酚在有缺陷位的Ni表面吸附更强,且缺陷位有利于稳定苯酚C-O断键的中间体,降低C-O断键的活化能,从而促进脱氧的进行。而平面位则有利于C-C断键中间体的形成,导致颗粒大的Ni表面C-C氢解副反应严重。这说明减小Ni粒径是有效的提升Ni基催化剂加氢脱氧性能的方法。以此为基础,结合层状硅酸镍的特性,研究了层状硅酸镍的加氢脱氧性能。该结构在还原后能得到高分散且均匀的Ni/SiO2催化剂,与普通浸渍法相比间甲酚转化的活性和选择性都有很大的提升。
  减小Ni粒径能够显著的促进直接脱氧生成甲苯,但是即使Ni粒径减小至2nm,C-O断键的活化能垒仍高达123kJ/mol。结合DFT发现其根本原因可能在于苯酚中的O与Ni表面排斥,使得C-O断键变得非常困难。本论文中引入了亲氧性助剂Re来调节Ni/SiO2的性能。表征发现Ni-Re在还原后形成了NiRe合金且伴随电子从Ni偏向Re。DFT计算发现在NiRe合金的表面,苯酚中的O可以与Re成键,而苯环吸附在Ni表面。这一吸附方式使C-O键变长,弱化了C-O键能,使C-O断键的能垒进一步降低至96kJ/mol。在反应上也观察到双金属NiRe/SiO2催化间甲酚转化的活性和甲苯的选择性都远高于单金属Ni/SiO2。另一方面,NiRe/SiO2上的副反应C-C氢解也被显著抑制了,这是因为Re的引入使Ni表面的几何尺寸变小,且Ni的电子密度偏低,这不仅抑制了C-C氢解中间体的生成,也有利于生成的芳烃产物脱附,避免其后续氢解。
  随后,在Ni/SiO2和NiRe/SiO2催化剂上深入的研究了间甲酚转化的反应路径。通过对比一系列中间产物的转化推演出间甲酚转化的反应网络图。研究发现C-C氢解反应与反应物有关,仅分子中含有苯环和苯环上连着的-CH3能发生C-C氢解反应,反应速率的规律为:苯>>甲苯>间甲酚。这说明间甲酚脱氧或脱甲基生成的甲苯或苯酚会加速C-C氢解生成甲烷,导致了Ni/SiO2催化剂上甲烷的选择性非常高。尤其当反应温度较高时,甲烷的选择性几乎为100%。引入Re后,形成表面NiRe合金,调节了Ni表面的几何尺寸和电子密度,显著抑制了甲烷的产生,使得NiRe/SiO2在高温下也保持较高的甲苯选择性。
  以上的研究对间甲酚的转化和活性位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但无论是减小Ni粒径提高表面缺陷位的组成还是形成表面NiRe合金位点,C-C氢解副反应仍不能得到100%的抑制。这就导致了C的损失,且甲烷为温室效应气体,需要进一步优化活性位点来控制这一副反应。本研究中发现MoOx修饰的Ni表面能够完全抑制C-C氢解副反应,即使反应温度高达350℃。表征发现Ni与Mo在焙烧后生成了NiMoO4前驱体,该前驱体还原后形成金属Ni团簇,粒径为2-3nm,MoOx偏析至Ni表面,在几何结构和化学性质上修饰了Ni表面。Ni-MoOx的协同作用使得该活性位在250-350℃都能高效的催化间甲酚直接脱氧生成甲苯,且抑制了Ni的本征催化特性,即低温下催化苯环加氢,和高温下催化C-C氢解。
  W改性的Ni/SiO2催化剂具有与NiMo双金属相似的催化性能,但NiW双金属的结构与NiMo完全不同。NiW催化剂在500℃焙烧后没有生成NiWO4,而是形成(Ni-O)2-W(=O)2结构。该结构在500℃还原后形成表面NiW合金和W3O,伴随着电子从Ni偏向W。NiW合金和Ni-WOx界面都是高效脱氧的活性位点。采用共浸渍法并调节W/Ni摩尔比为1能够使得Ni-W相互作用最大化,脱氧活性最高,同时完全抑制甲烷的产生。此外,高温750℃焙烧后可形成NiWO4结构,但其活性与500℃焙烧时相同。
其他文献
婴幼儿乳粉是非母乳喂养婴幼儿的唯一营养来源,其质量安全与婴幼儿健康密切相关。传统乳粉检测方法因仪器昂贵、操作复杂等问题难以满足我国日益严峻的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需求。因此,发展满足多场景全链条的乳粉质量安全检测新方法一直是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  本论文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和拉曼高光谱技术,重点针对婴幼儿乳粉光谱的数据结构特征,先后发展了数据驱动、非定向检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驱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在高压场合应用时,桥臂级联模块数增多使得控制系统复杂性增加的问题,以及高阶、多变量和强耦合非线性的MMC系统闭环稳定控制器设计困难的问题,本文建立了考虑子模块电容电压动态性的全维状态空间模型,并运用无源性分析方法,从系统稳定角度出发,给出了MMC系统的持续充分激励条件,设计了一致渐近稳定的MMC电容电压
随着微电子技术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便携式低功耗电子设备进入了人类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活动中。由于传统的化学电池寿命有限,对于便携式低功耗电子设备而言其有限的能量供给问题日趋严峻。例如对于无线终端如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和对于难以触及的电子设备如人体植入设备、危险环境中的传感器而言,其定期供电维护是一项繁琐且成本高昂的工作。此外,化学电池较大的体积也阻碍了电子系统的微型化,同时日益增长的电池用量对人类
学位
水电站运行安全事故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隐患。如何防患于未然,针对各类安全问题做好水电站应对措施,是本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鉴于此,本研究针对水电站运行期间存在的泄洪诱发振动安全问题、下游水力安全问题和引尾水系统安全问题提取调控安全约束,分别建立优化调控模型并从时间、空间角度给出相应调控策略。基于上述调控策略提出水电站运行调控准则,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耦合多安全约束的水电站运行多目
学位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人为成因活性氮排放成倍增加,导致大气氮沉降持续增加,造成一系列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大气氮沉降的通量和化学组成是空气氮污染物减排策略和大气氮沉降效应评估的重要科学依据。然而,由于大气氮沉降的化学组成较复杂,且存在较大的时空变异,直接进行大气氮沉降的高时空分辨率采样观测和化学分析成本高、难度大。藓类植物由于一直被认为氮素来源主要为大气沉降,且形态结构较为简单、地理分布广,其氮含量和
部分透热精馏是一种精馏节能技术,其特点是只选择一块或几块塔板进行透热操作。与每块塔板上均设置换热器的完全透热精馏相比,既保证了较高的热力学效率,也使设备结构更易于实现。因此,部分透热精馏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其相关研究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  本文提出了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再沸精馏操作。该操作是在提馏段塔板上设置中间再沸器,侧线采出换热塔板上的平衡气相,再将其从采出板上方的适当位置回流到塔内,可在保
使用电催化尿素氧化反应(UOR)进行尿素辅助电解水和开发高效的电催化析氧(OER)催化剂都能降低产氢体系的电位,提高产氢效率。目前制备的Ni金属及其合金、Ni(氢)氧化物及其复合物等催化剂进行UOR反应时仍存在过电位过高、稳定性差、选择性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此外,Ni基催化剂的UOR催化机制因体系不同活性位点尚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CoFe催化剂进行OER反应时具有较高的过电
学位
随着线上零售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消费者对线上购物体验需求的不断增加,现有营销模式难以持续有效吸引消费者,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网站和卖家尝试通过引入新的营销模式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众多营销模式中,电子商务直播通过整合电子商务的消费属性和直播的用户快速获取能力而迅速成为当前主流的商业化营销模式。虽然电子商务直播不断得到实践推广,但其对线上消费行为的驱动作用仍缺乏理论支撑和实证支持,理解电子商务直播对
学位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质,如耐高温、硬度大、耐化学试剂、尺寸稳定性好等,广泛应用于防护涂料、胶粘剂、浇铸材料、增强塑料等领域。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而分子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树脂体系以及与固化过程有关的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固化程度等因素。所以,为了开发高性能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必须对热固性树脂的固化过程进行有效监测,研究树脂体系和固化工艺对树脂固化过程和
学位
蛋白质溶液在固体基材表面发生的非特异性吸附行为被称为蛋白质污染,广泛存在于生物传感器、生物植入材料、海洋船舶涂层、膜分离材料等表界面。为降低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吸附,本文利用寡肽、天然聚多糖、糖蛋白等生物材料设计并协同构筑了多种高性能的抗蛋白污染表面,具体如下:  (1)寡肽表面:设计合成了相同链长的两性离子寡肽(CRERERE)和两亲性寡肽(CYSYSYS),并通过自组装方式修饰在金芯片表面,抗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