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及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s)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9例NSCL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D-L1的表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及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s)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9例NSCL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D-L1的表达,分析PD-L1表达与肺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术后生存时间等相关性;以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法检测20例NSCL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CD1α+DCs上PD-L1的表达,观察PD-L1+CD1α+DCs的分布;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检测PD-L1、CD1α、CD83三种分子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D-L1在CD1α+DCs和CD83+DCs上的表达及意义。结果:(1)PD-L1在NSCLC组织中有阳性表达,表达率为53.2%,其表达与NSCLC患者的病理类型及术后生存时间相关(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腺癌或术后生存时间<3年的患者,PD-L1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多变量分析提示,PD-L1可作为判断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2)NSCLC组织中可以检测到PD-L1+CD1α+DCs,多数成簇分布于肿瘤细胞区域,少量散在分布于肿瘤间质及淋巴细胞周围,而癌旁组织中未见PD-L1阳性细胞的表达;(3)免疫荧光双标记发现,CD1α+DCs、CD83+DCs中均有PD-L1的表达,PD-L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8±12.50)%、(37.16±9.52)%,提示PD-L1在CD1α+DCs上的表达率明显高于CD83+DCs(P<0.05)。结论:(1)PD-L1在NSCLC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预后相关,提示对PD-L1分子的检测,有助于NSCLC患者的预后判断。(2)PD-L1在CD1α标记的未成熟型DCs(im DCs)上高表达,提示DCs上PD-L1的表达与细胞成熟状态有关,推测肿瘤微环境可能通过上调im DCs表面PD-L1的表达而使其不能有效激发抗肿瘤免疫反应,进而导致肿瘤发生免疫逃逸和疾病进展。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电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入频谱池策略能够有效降低其复杂度,由于频谱池具有内在稀疏性,利用压缩感知技术能够进一步减少频谱感知的实现开支。提出一种基于频谱池边界检测的宽带压缩频谱感知方法,该方法能够利用较少的采样数据恢复出频谱池子带功率在边界发生跳变的程度并据此完成频谱感知。分析了压缩采样信号和频谱池边界的数学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频谱池边界检测的宽带频谱感知的压缩感知模型。分析和
<正> 在彩色摄影、彩色扩印、彩色放大过程中,常出现照片偏色的现象,什么原因造成了彩色照片偏色,怎样才能避免彩色照片偏色,这是广大摄影爱好者及广大从事彩扩彩放技术人员
党的十九大报告已经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给出了“持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核心命题,给国有企业的党建设工作指引了发展的方向。进入到了新时代,国有企业要想实现做强做
目的对比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6例PIH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
目的观察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联合红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红臀的疗效。方法将80例本科收治的红臀患儿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外用联合红光照射治
单小波基由于时频特性难以与复杂的图像特征相匹配,限制了小波阈值算法在图像去噪效果上的进一步提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混合小波基的图像去噪方法,将多个不同特性的正交小波基进行线性混合构成一个新的小波基,用该混合小波基对图像进行分解后再通过阈值处理实现去噪。调节混合系数,可使混合小波基的时频特性与图像特征相匹配,从而提高小波阈值去噪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去噪效果优于参与混合的各单小波基去噪效果,其峰
一、引出活动 1.放录音“小鸟飞”,幼儿随音乐做律动。 2.出示小鸟头饰,提问:“这是什么头饰,有几个?”数数后出示数字“6”。 3.教学儿歌:小鸟小鸟飞呀飞,飞到树林里,飞到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德育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德育素养,成为教育部门最重视的问题。相较于城市小学教学来说,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