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学习汉语的学生日益增多,汉语学习者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海外汉语学习者呈低龄化趋势发展,其次,来华进行沉浸式汉语学习的学生中,汉语水平为中高级的人数越来越多。以往,国内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主要研究初级阶段的教学,比如,如何开展拼音教学,如何进行汉字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初级听说交际能力等。但是,随着来华学习者情况发生变化,汉语教师也迎来了新的研究问题,即如何提升中高级的学生的汉语水平。肯扬大学白建华教授对“如何推进中高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成段表达能力”这一问题非常有兴趣。他主张采用主题式教学模式进行汉语教学以打破这个困境。但是白建华教授主要研究如何在课程设置上运用主题式教学模式,并未深入地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该教学模式训练学生口语成段表达能力。这也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挖掘和深究的新领域。鉴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地帮助中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解决语言表达的问题,因此,以提高中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口语成段表达能力为目的,汉语教师在课堂中展开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和措施,正是本文的研究关键。本文首先对近两年参加首都师范大学CET项目和北京大学CIB项目的汉语学习者进行了多方面地分析,包括学习者的背景、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学习者的语言表达问题。然后,对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现实应用做了详细的介绍。接着,文章展示了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备课教案和课堂操练实际情况,并且加以分析和总结,旨在通过实例,具体地说明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的具体步骤。文章的最后,笔者通过对比实验(即对比学习者在学期初和学期末的语言质量),以及通过采访调查汉语教师对该教学模式的评价,对主题式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口语成段表达能力方面的作用进行可发展性分析和局限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