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心理所有权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基于浙江企业员工的实证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ad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公民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议题之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科技进步加快,企业竞争加剧。企业想在新环境中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改变、调整原有机械、古板的组织组织机构和机能,而采用灵活、有弹性的管理方式。在这样的管理方式下,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是企业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行为活动。而我国传统意识中,“公民”意识淡薄,人们缺乏作为“公民”的主体意识和相应行为。所以,研究组织公民行为以帮助我国企业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国外、国内对组织公民行为前因变量的研究已经不少,但寻求解释问题的研究仍在不停地进行中,希望能得到更好的阐释。美国学者Pierce等在1991年提出了“心理所有权”这一概念,认为心理所有权会影响到员工态度和行为。我国目前还鲜有关于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本研究将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以浙江企业员工为代表,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来分析企业员工心理所有权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探讨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甄别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在二者之间的不同中介作用。同时,本文也将考察我国企业员工的心理所有权状况,从个人因素和企业因素两方面研究心理所有权。本文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企业的员工心理所有权管理和组织公民行为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 1.员工心理所有权对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2.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是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继续承诺不是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 3.权力观念差异和职务层次差异都能引起员工心理所有权的显著差异,二者与心理所有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年龄、婚姻、学历等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所有权的差异。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成都市足协裁判员队伍、成都理工大学裁判员队伍以及成都足协裁判员培养方法进行研究,讨论裁判员培养的模式,论证
肆虐的疫情、暴跌的油价,降薪、裁员风潮卷起,企业艰难前行……但也有企业逆势向上,走出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n在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逆势之下建成千万吨大油气田的蓝
期刊
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大学体育课程中缺失田径选项课程的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地方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中田径逐渐边缘化的
现如今,肌电图已成为研究运动生物力学的重要方法.肌电图的测量与分析主要是以肌肉为主要对象,因为肌肉是人体运动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体运动的动力也是来源于此.对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