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甸刺玫(Rosa praelucens Byhouwer)是云南特有的高山花卉、耐低温的月季种质资源和重要的食果资源,它还是蔷薇属唯一有报道的十倍体野生种,目前已处于“极危”状态。因此,对中甸刺玫的研究在物种进化、生物保护及开发利用等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中甸刺玫的系统位置存在较大争议,其起源也不清楚。此外,蔷薇属依赖于形态特征的传统分类系统与利用分子方法得到的分子系统之间的差异也日益凸显。本研究利用5S rDNA、4个叶绿体DNA(cpDNA)片段(psbA-atpH、rbcL、rpl16和trnL-F)和6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来构建蔷薇属的系统关系,明确中甸刺玫的系统位置;通过与近缘物种的序列比对以及基于AFLP的遗传相似性,推测中甸刺玫的原始亲本。主要结果如下:(1)蔷薇属50个种/变种的5S rDNA序列长度为498bp-573 bp,变异程度随物种表现出明显差异。cpDNA片段中psbA-trnH变异较大,4个片段联合分析的矩阵长2969bp,其中变异位点153个。AFLP分析中,6对选择扩增引物共扩增得到727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24条。(2)基于5S rDNA和4个cpDNA片段的分子系统树以及AFLP的聚类结果中,中甸刺玫均与桂味组的物种聚在一起,与小叶组的刺梨不构成姐妹类群,相互间亲缘关系较远,其系统位置应从小叶组移至桂味组。(3)中甸刺玫的十倍体起源很复杂,细梗蔷薇、华西蔷薇、尾萼蔷薇、西南蔷薇和西北蔷薇是与其关系最近的野生近缘种,其原始母本最可能是尾萼蔷薇、西南蔷薇和西北蔷薇的共同母本或尾萼蔷薇,细梗蔷薇和华西蔷薇极可能是其父本,而尾萼蔷薇也可能以父本的身份参与了中甸刺玫杂交物种的形成。(4)蔷薇属是一个单系类群。其中,木香组、硕苞组、金樱子组的系统关系较近。芹叶组不是单系类群,该组与桂味组的系统关系较近。基于5S rDNA和4个cpDNA片段的分子系统树和AFLP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中,芹叶组的细梗蔷薇均与桂味组的物种聚在一起,其系统位置应从芹叶组移至桂味组。在cpDNA分子系统树和AFLP聚类中,桂味组的粉蕾木香均和木香组聚在一起,在5S rDNA系统树中其一个单克隆与木香组聚在一起,另一个单克隆则与合柱组的丽江蔷薇聚在一起,说明粉蕾木香是一个杂交种,其母本很可能是木香组的单瓣白木香,父本则可能是合柱组-月季组的丽江蔷薇,且其系统位置也应从桂味组移出。此外,在所得到的分子系统树中,合柱组-月季组相互交织,未能分离成传统分类系统中的两个独立的组,该分支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