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的发展包括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包括区域经济的关联程度的提高。城市和农村是异质同构区域经济结构单元,城乡关联发展形成的城乡网络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反过来,城乡网络化发展又成为刺激空间创新的动力因素,成为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阐明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特点,评介了几种城乡关联模式,提出了城乡关联发展的又一理论模式——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并界定了有关概念。 第二部分首先回顾了我国城乡关联发展的历史进程,指出目前我国城乡发展的得与失,为优化我国城乡网络化机制的确立提供参考。接着对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过程的一般认识进行探讨,指出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过程是城乡关联的发展过程,是城乡关联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城乡实现关联再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部分重点阐述了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自组织性规律、进化性规律、普遍存在性规律和网络的等级性规律。 第四部分是现代城乡网络化过程的不同类型分析,从总体上将其分为地域类型和要素类型。 第五部分着重分析了城乡网络化过程的动力因素,指出城乡网络化过程的动力非单要素力的作用,而是多要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①生产力是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的根本动力:②交通运输的发展是城乡网络化过程的必要条件;③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是城乡网络化发展的推动力;④城乡位势差构成城乡网络化又一推动力。 第六部分在阐明优化现代城乡网络化运行机制内涵、意义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运行机制优化的对策思考。结合我国城乡关联发展的实际,作者建议:一是强源固点与发展轴线机制;二是分工与协作机制;三是市场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机制。 第七部分是本文的结束语部分,概要地阐述了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过程及运行机制优化研究,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区域的空间组织化程度,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区域的繁荣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