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心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为世界第一位的死亡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疾病负担。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冠心病在发展中国家开始蔓延,我国冠心病发病及死亡呈逐年上升趋势,冠心病危险因素水平也在逐渐上升。冠心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复杂的多基因疾病,其发病及死亡存在地区及种族差异,由于不同危险因素在不同的地区、不同时期及不同人群发生率存在差异,因而各危险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也存在差异。血脂紊乱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HDL)主要由于其在胆固醇逆转运中的作用,而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与其代谢相关的基因变异有可能通过影响HDL的水平和功能而促进或降低冠心病的发病和患病。新疆是我国心血管病高发地区,又是多民族聚居区,血脂紊乱患病率在全国亦居于前列,其冠心病发病及危险因素可能在不同时期及不同民族存在差异,但冠心病发病趋势及危险因素变化趋势的流行病学资料不多,与胆固醇逆转运相关基因研究很少,本研究从以上两方面了解10年来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住院增长趋势、危险因素变化趋势、民族间的差异,及其与遗传背景的相关性,为我区进一步研究冠心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第一部分维吾尔族和汉族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危险因素10年变迁目的:了解我区1996-2005年10年来,维吾尔族、汉族冠心病住院增长趋势,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变化趋势及其在民族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5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共1004例,其中男性853例,女性151例;汉族697例,维吾尔族218例,其他民族89例。分析AMI患者住院变化趋势,住院病死率变化趋势;分析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危险因素差异,及10年变化趋势。结果:(1)1996-2005年AMI患者占住院患者总数构成比有逐年增加趋势(P<0.0001),2002-2005年较1996-2001年明显增加(P<0.0001);(2)10年间AMI住院病死率呈下降趋势(P<0.05),2002-2005年AMI住院病死率比较1996-2001年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维吾尔族和汉族间比较,AMI平均年龄早,汉族AMI平均年龄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性别间AMI平均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性别比例、住院病死率、吸烟、饮酒史、既往脑卒中及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差异均无显著性,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比例差异无显著性,生化指标中,平均总胆固醇水平及脂蛋白a水平在维吾尔族较汉族水平高(P<0.05),其余血脂水平及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显著性;(4)我院AMI患者吸烟及血脂异常比例较高,血脂异常以高TG和低HDL-C为主,低HDL-C为主要的血脂异常;(5)10年间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无明显变化。第二部分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与ABCA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目的:探讨胆固醇逆转运通路中,ABCA1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相关性,探讨其与血脂水平相关性,了解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民族间的差异。方法:选取2006年9月~2007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及部分门诊健康体检者,年龄25-80岁,无血缘关系的维吾尔族、汉族为研究对象。冠心病组358例,其中维吾尔族180例,包括男性157例,女性23例;汉族178例,包括男性139例,女性39例。对照组160例,其中维吾尔族65例,包括男性44例,女性21例;汉族95例,包括男性49例,女性46例。收集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血脂紊乱病史,吸烟、饮酒及家族史等危险因素,测定空腹血糖、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 (Lpa)等指标。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冠心病组及对照组ABCA1基因R219K和M883I多态性,分析两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别,维吾尔族和汉族民族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及不同基因型对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对ABCA1基因分析显示:(1)R219K位点多态性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在维吾尔族和汉族间差别无显著性;(2)M883I位点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维吾尔族和汉族间有差异,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中,维吾尔族ABCA1基因M883I多态性M等位基因频率均较汉族低,分别为46.4%比74.2%,43.1%比66.8%(P<0.01);(3)R219K和M883I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个民族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间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R219K与M883I多态性在维吾尔族和汉族所有研究对象中只存在弱的连锁不平衡(D’<0.800);(4)在维吾尔族和汉族,R219K与M883I多态性不同基因型间的血脂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第三部分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与CETP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目的:探讨胆固醇逆转运通路中,CETP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相关性,了解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民族间的差异,及其与血脂水平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年9月~2007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及部分门诊健康体检者,年龄25-80岁,无血缘关系的维吾尔族、汉族为研究对象。冠心病组358例,其中维吾尔族180例,包括男性157例,女性23例;汉族178例,包括男性139例,女性39例。对照组160例,其中维吾尔族65例,包括男性44例,女性21例;汉族95例,包括男性49例,女性46例。收集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血脂紊乱病史,吸烟、饮酒及家族史等危险因素,测定空腹血糖、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 (Lpa)等指标。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冠心病组及对照组CETP基因Taq I B和-629A/C多态性,分析两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别,维吾尔族和汉族民族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及不同基因型对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对CETP基因分析显示:(1)-629A/C多态性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在维吾尔族和汉族间差别无显著性;(2)Taq I B和-629A/C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个民族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间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Taq I与-629A/C多态性在维吾尔族和汉族所有研究对象中存在强的连锁不平衡(D’>0.800);(3)在汉族冠心病组,apoA水平在CETP基因Taq I多态性B1B1基因型最低,与B1B2和B2B2基因型apo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汉族对照组中,TG、LHL-C、HDL-C和apoA水平在B1B1,B1B2,B2B2基因型依次递增,且B1B1组与B2B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汉族对照组中,LHL-C、HDL-C和apoA水平在-629A/C多态性CC,AC,AA基因型间逐渐递增,且AA型与CC及AC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维吾尔族,Taq I与-629A/C多态性各基因型间的血脂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1)我院AMI住院患者10年来逐渐增多,2002-2005年间增加明显,AMI住院病死率呈下降趋势;维吾尔族心肌梗死发病年龄较汉族早,且无性别差异;我院AMI患者吸烟及血脂异常比例较高,血脂异常以高TG和低HDL-C为主,低HDL-C为主要的血脂异常;冠心病危险因素水平10年来无显著变化,维吾尔族和汉族间差异无显著性。(2)ABCA1基因M883I多态性M等位基因频率在维吾尔族和汉族间有差异;还不能认为ABCA1基因R219K与M883I多态性我区维吾尔族、汉族冠心病相关。(3) CETP基因Taq I和-629A/C多态性可能对汉族血脂代谢有影响;还不能认为CETP基因Taq I与-629A/C多态性与我区维吾尔族、汉族冠心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