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意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一个重要而又敏感的问题。对此问题,本文首先对民意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详尽地介绍,之后从分析我国各个时期民意与司法的关系入手,以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民意与司法的关系,明确了民意对司法的双刃剑效应并得出民意需与司法保持适当距离的结论,进而通过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西方法治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的有益经验进行了探究,总结出了为实现民意与司法良性互动在司法裁判原则、司法裁判主体、司法裁判依据、司法裁判观念和民众意愿考量以及司法裁判思维等方面应采取的具体措施与方法。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语组成。引言:笔者借热点问题引出民意,并简要的介绍了“民意”这一概念在中西方不同文化中的诞生与发展的历程。正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为两小节。在第一小节中对民意的概念进行了介绍,着重分析了司法领域范畴内的民意,并将本文研究的范围进一步限定在程序构架内的民意和舆论意义层面的民意两个主要方面。在第二小节里,逐条对民意在司法领域的体现及特征进行了列举分析,主要有主体特征、形成特征、内容特征、形式特征、效力特征、数量特征、表达方式特征等。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对民意与司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部分也分为两小节。第一小节中,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以时间为轴探究了在中国不同时期民意与司法之间的关系。既展示了“民意”这一概念在中国社会文化中源远流长的存在,同时又表明了“民意”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中融合了中国特色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之后,伴随着中国司法体系建设的愈发完善,司法与民意的关系进一步的密切。在第二小节中,以大量的实际案例重点分析了民意与司法之间的关系,并思辨式的探究了民意对司法的有效监督性,民意对司法独立构成的影响以及民意与司法应保持适当的距离的原因。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叙述背景下对实现民意与司法良性互动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亦分为两个小节。在第一小节中,通过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西方法治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的有益经验进行了探究,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表述,分别为:英美法系传统的陪审团制度、司法主动与媒体互动、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内部支持和民间组织权利保护请求,这些有义的探索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在第二小节中,分别从司法裁判原则、司法裁判主体、司法裁判依据、司法裁判观念和民众意愿考量以及司法裁判思维方面对探索民意与司法良性互动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进行了分析。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笔者相信通过学术界和新闻媒体对民意与司法良性互动的不断探讨和研究,以及我国法律人对司法独立的更加重视、“民意立法”向民主立法的不断演进、民意沟通渠道的进一步构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和法官对保守性裁判思维的日益重视,一定可以使民意与司法达到和谐统一、良性互动,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意与司法良性互动的和谐之路,从而不断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