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薄壁窄槽电加工试验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ju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薄壁窄槽结构是指宽度在0.1-1mm、长度在1-100mm、深宽比小于2的槽型微小结构。钛合金薄壁窄槽在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生物医疗等领域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电火花加工方法不受材料硬度、韧性、强度的影响,宏观作用力小,因而在金属材料的薄壁窄槽加工中被广泛采用。然而,电火花加工存在表面变质层、微观裂纹等问题,显著降低了零件的使用寿命及疲劳性能。电解加工方法具有无电极损耗、加工表面无变质层、无变形等优点,在去除电火花加工表面变质层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针对钛合金(TC4)薄壁窄槽结构,本文探索采用电火花方法首先进行穿槽加工,再采用电解方法抛光加工表面变质层。具体工作如下: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多个工艺参数,如不同极性的加工方式、脉冲宽度、抬刀速度、峰值电流、开路电压、脉冲间隔,对电极相对损耗、薄壁窄槽内侧面的粗糙度、平均变质层厚度、内侧面形貌的影响;粗略得出了电火花加工钛合金(TC4)薄壁窄槽时各个工艺参数对工艺指标的影响规律,对加工参数的取值区间进行了初步优化。其次,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了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峰值电流、开路电压对电极相对损耗、加工表面粗糙度、加工表面变质层厚度、加工锥度4项工艺指标的影响。利用灰关联理论将上述4项工艺指标参数的优化问题,转化成了单一指标(灰关联度)问题,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得到了优化参数组合:脉冲宽度3.7?s、脉冲间隔49?s、峰值电流6.2A、开路电压100V。对比正交试验的结果,优化后的参数组合提高了钛合金(TC4)薄壁窄槽加工表面质量、降低了加工锥度和电极相对损耗,实现了工艺参数的进一步优化。最后,采用电解抛光的方式,对电火花加工的表面变质层进行去除试验,得出了抛光电压、抛光时间对加工效果影响的规律:随着抛光电压及抛光时间的增加,变质层表面先出现点蚀,之后点蚀逐渐扩大、重叠,覆盖整个变质层表面,形成了平整的加工表面;随着抛光时间的增加,表面粗糙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电解抛光速度会一直降低。在抛光电压、抛光时间分别为4.6V、60s,5.4V、40s以及5.4V、60s时,变质层几乎被完全去除。电解抛光进一步地提高了钛合金(TC4)薄壁窄槽的加工表面质量。
其他文献
整体式液压无级变速装置(Hydrostatic Transmission,简称HST)是一种可实现液压技术与机械传动完美结合的新型传动装置。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工作实质是在传动系统中利用机械
相对于串联机器人,并联机器人以其结构简单、刚度大、精度高和承载能力强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并联机器人的上述优点是潜在的,这些优点的充分发挥都需要一定的条
热处理保形工装是保持和提高薄曲面钛合金缘条外形轮廓精度的关键技术装备,然而现有航空钛合金缘条热处理的保形工装存在保形和校形能力不足的问题,为此本文借助理论分析、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