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翻译研究并没有把伪译纳入研究轨道,因为在伪译中并不存在相应的原本和事实上的语言转换。但是,近年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拓展,伪译也成了翻译的研究对象。作为一门新的课题,伪译研究在西方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了,但是西方的研究是在研究本国的翻译历史实践时得出的结论,其具体情形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中国的翻译活动事实。在中国,虽然有几位学者对晚清伪译有过研究,如孔慧怡、王宏志、胡翠娥都在所著的书中对伪译有过专门论述,童亮、邹笃奴在各期刊上发表文章对伪译有过探讨;但是其研究也是寥寥无几。作为翻译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社会现象,伪译研究会让我们对这种文化功能和翻译的文化地位的认识更加清晰。伪译研究的领头人Toury(2001,p. 41)指出历史上的伪译在其神秘面纱被揭开之前,其起到的文化功能和真翻译绝无二致。因此,对某一历史阶段的伪译进行研究很有意义也很有价值。中国历史上是伪译大国,尤其是在晚清时期达到了顶峰。因此,研究晚清时期的伪译对我们认识晚清时期的翻译活动有积极的作用。翻译不是在真空中产生(Lefevere & Bassnet, 2001b, p. 14),它是根植于特定的社会系统之中,伪译也是如此,会受到意识形态,诗学乃至赞助人等的制约,而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会透过文学系统影响乃至决定伪译者的“翻译”策略,题材和体裁的选择,以及伪译本的接受。晚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有识之士特别是知识分子们都积极翻译以及写作大量的政治作品以宣扬新观点,新思想以及新的意识形态,希望以此能够开启明智,救国救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伪译者们的创作可能会受到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他们个人的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伪译本又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并参与主体文化的构建。因此本研究从意识形态角度来探讨晚清伪译现象,集中关注的是他国背景下的中国文化的事实。本文将以《斯巴达之魂》作为个案研究详细讨论晚清时期意识形态对伪译本在伪译者的“翻译”策略,题材和体裁的选择,以及伪译本的接受等方面的影响。《斯巴达之魂》是鲁迅的第一篇创作小说,但是他自称为是翻译,学术界也在一段很长的时期内认为它是翻译。而事实证明《斯巴达之魂》是创作小说,如吴作桥、蒋荷贞、樽本照雄等学者都提出了证据证明《斯巴达之魂》是伪译。那么“译者”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式?“译本”的接受程度又如何?要得到这些答案,很有必要把伪译现象放入其产生的历史环境中进行文化研究。本文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以《斯巴达之魂》为个案,研究晚清时期伪译产生的历史动因和文化动因,以及译本的接受,作者提出假设:晚清的伪译现象和当时的意识形态有一定的关系。论文探讨了晚清伪译本的“翻译”策略,题材和体裁的选择,并具体分析了《斯巴达之魂》。最后得出结论,晚清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导致晚清伪译大量出现的最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