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茎秆解剖结构与GA3调控节间生长效应的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n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豆消费量日益增加,2020年我国大豆消费总量达到11991万t,其中进口量为10031万t,大豆自给率严重不足,提高大豆产量、保证有效供给是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种植密度是提升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但密植会增加大豆倒伏的风险。大豆茎秆形态和生理特征是决定倒伏的关键因素,在大豆植株生长过程中,节间细胞生长及激素含量对茎秆伸长有重要影响。赤霉素(GAs)可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和数量增加,其中GA3是GAs重要的活性成分,可以调控茎秆伸长。因此,研究大豆植株解剖结构及GA3对大豆植株生长调控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生产实践意义。本试验以高秆品种黑农48(HN48)、矮秆品种合农60(HN60)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生育时期大豆植株同一节间的节长、节粗以及细胞结构连续观察,研究了大豆植株节间生长规律及细胞变化特点;对不同方式外施GA3处理下的大豆植株形态特征、激素含量以及纤维组成进行测定,分析了GA3对大豆植株生长的影响;测定外施GA3后生长点的赤霉素代谢相关酶基因相对表达量,阐明了外施GA3对大豆植株生长的调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大豆节间生长状态及细胞解剖结构随植株生育时期而发生变化。大豆的节间伸长至一定长度后停止增长,节粗持续增加;在大豆节间伸长阶段,髓细胞伸长明显,节间停止伸长后髓细胞长度不再发生变化;V1-V4期大豆第二节间初生木质部面积明显增加,R1期节间次生木质部面积显著增加,在大豆节间停止伸长后,次生木质部面积的增加是节粗增长的主要原因。(2)大豆结荚过程中叶柄着生处细胞结构发生变化。随着大豆植株进入生殖生长时期,节间次生木质部面积及导管数目增加,髓细胞纵向长度不变。通过对石蜡切片的观察发现,节间木质部与叶柄木质部相连,形成层与皮层将两部分木质部结构包围。(3)外施GA3显著影响大豆植株茎秆形态及解剖结构特征。大豆植株茎、叶片、根及生长点外施GA3均增加了大豆株高和节长,使植株茎秆变细、节粗/节长比值降低,并减少了茎秆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同时,茎秆外施GA3使髓面积占比下降,初生木质部面积减少、次生木质部面积增加。(4)外施GA3影响茎秆内GA3、IAA含量及赤霉素代谢相关酶基因相对表达量。大豆植株茎、叶片、根及生长点外施GA3显著增加了茎秆内GA3与IAA含量,同时生长点的赤霉素合成酶基因Gm GA20ox1-D、Gm GA3ox6与赤霉素分解酶基因Gm GA2ox4表现出负反馈调节、基因表达水平下调。(5)外施GA3对大豆植株的调控效果受施用时期和施用部位影响。节间伸长活跃时期外施GA3对节间伸长的促进效果明显;对大豆植株茎、叶片、根及生长点外施GA3均可以促进节间伸长,茎、叶与生长点同时喷施处理的促进效果比生长点、茎、叶片与根部单独喷施处理更显著,根部单独施用效果最弱。(6)大豆生长点是茎秆内GA3合成的重要部位,GA3在大豆植株内可以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韧皮部向下运输,也可以在木质部和韧皮部间横向运输。茎秆内GA3水平是影响节间伸长的重要因素,去除生长点后,大豆茎秆内GA3含量减少,节间伸长受到抑制;对植株茎、叶片、根及生长点外施GA3均可以增加茎秆内GA3含量,恢复去除生长点的大豆植株节间伸长。
其他文献
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小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其中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因其特有的属性,在农业领域广为应用。基于前期玉米品种筛选及浓度筛选的结果,本研究以玉米品种富民985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MWCNTs(0 mg·L-1、200 mg·L-1、400 mg·L-~1、800 mg·L-
学位
东北是我国寒地粳稻的重要生产基地,2020年东北三省(辽、吉、黑)水稻产量4008.1万t,稻草产量达4408.9万t。由于稻草严重过剩导致大面积露天焚烧严重污染环境,为此国家《“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培育黑土地。稻草直接还田可以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在淹水条件下稻草厌氧腐解会增加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大量稻草还田会抑制水稻前期生长、不利
学位
我国作为大豆的原产国,已有五千多年的种植历史。现阶段,中国大豆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2021年中国进口大豆9652万吨,国内大豆自给率不足17%。自从转基因大豆问世以来,已经获得空前的成功,它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大豆生产模式和贸易结构。我们国家也从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转变为最大进口国。在这样严峻的局面下,我国转基因大豆的发展刻不容缓。虽然转基因大豆的种植能够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但其推广栽
学位
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是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市,2020年粮食产量1108.1万吨,约占黑龙江省总量的14%。热量和降水与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关系密切,是作物生产的重要气象因素,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布局。热量和降水变化影响作物光合效率、干物质合成、转运和储存,引起作物生育进程的改变;极端天气还会引发作物生理损害、机械损伤等造成作物减产。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使热量和降水资源分布复杂多变,对农业
学位
大豆有7S与11S两大贮藏蛋白家族,两类球蛋白约占大豆种子蛋白总量的70%,是大豆蛋白制品营养价值及功能特性的主要决定组分和影响因子。大豆种子中7S与11S球蛋白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适当调节11S/7S的比值,可以改善大豆蛋白的营养品质和加工特性。研究表明,7S球蛋白亚基中的β-伴大豆球蛋白具有显著减少人体内脏脂肪含量,降低血脂等功能;而大豆脂肪氧化酶的存在则是豆腥味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1
学位
大豆(Glycine max)起源于中国,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是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之一。干旱、低温、高温、盐碱这些逆境胁迫因子影响和限制大豆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已成为全世界大豆生产面临的最大威胁和挑战。现阶段国内外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发展迅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农作物抗逆性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本研究转基因大豆材料中目的基因来源于供体生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中克
学位
中国在世界秸秆产量上位居前列,它的平均利用率是32%,在生产过程中有35%的农作物秸秆被焚烧处置,这样不但导致空气污染、资源浪费,还影响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氮肥施用和灌溉措施一直被认为是农业生产中提高土壤养分和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为了贯彻绿色农业发展理念,树立节约和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本文通过室外小区试验与室内培养的方式,开展了对秸秆还田与水氮调控的研究试验。在全量秸秆还田(9000kg·h
学位
大豆灰斑病最早发于日本,之后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其发病后会对大豆的产量以及品质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绝收。黑龙江省作为大豆的主要产区,由于气候的原因,大豆灰斑病在黑龙江省极易发生,目前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是选育具有抗性的大豆品种。本研究前期对黑龙江省的大豆品种进行筛选,选择对灰斑病抗性表现稳定的大豆品种共277份,组成关联分析的作图群体作为研究材料。对与灰斑病相关的5个表型性状进行鉴定,对其鉴定
学位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1(PON1)、细胞色素P4501A1酶(CYP1A1)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与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相关性。方法: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42例为研究组,同期我院产科住院的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46例为对照组。另外,选取我院产科住院的足月无胎膜早破孕产妇50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
学位
抗生素污染已经成为土壤主要污染源之一。玉米是世界总产第一的作物,具有食用、饲用与工业价值。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畜牧业与制药业发达的城市,企业污水排放对哈尔滨城市河流及农业土壤造成的抗生素污染不容忽视。为了探究土壤中典型抗生素对玉米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以龙垦10号为材料,选择生产上普遍使用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以及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ciprofloxac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