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危机:评奥茨的小说《他们》的主题思想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_b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伊斯·卡罗尔·奥茨是美国二十世纪极负盛名的女作家,戏剧家,评论家和诗人,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她的小说主要描写当代美国悲剧性社会中的悲剧性人物。奥茨的代表作《他们》于1970年获国家图书奖。本论文作者,试图通过对小说中主要人物全面而细致的分析,来阐述《他们》的主题思想,以便让人们更深刻地了解美国当代社会。 在小说《他们》,或在其几乎所有的作品中,主要体现了三种主题思想:女性,暴力和社区。奥茨笔下的女性是社会和经济压迫下的牺牲品,她们受到男人和社会在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迫害。她们试图通过性交,婚姻,和作母亲来寻求解脱,但却失败无疑。正如小说中的母亲—洛雷塔和女儿—莫琳一样。 奥茨的小说充满了暴力和梦魇。通过对暴力的描写,她想要读者意识到社会的黑暗面,因而形成一种新的意识和自我肯定。暴力成了一种超越自我,战胜无能的一种手段。这一点在儿子朱尔斯身上体现无疑。 第三个主题是社区的消亡。这也是造成社会悲剧的根本原因。社会充满了不稳定性,人们缺乏交流,因而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片荒原。 奥茨的创作理论,就是通过描写这些主题来唤醒读者的意识从而实现自我肯定和歌颂生命。在小说的结尾处,奥茨给我们提供了解决社会悲剧和暴力的途径:用火来烧毁城市。这里隐含着一种火凤凰的意象:烧毁城市中的一切,然后在其废墟上建起一座由新生命组成的新城市。这一观点恰好与艾略特的《荒原》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契合之处。
其他文献
当中国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时,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似乎尚未准备好用英语来和外国人进行直接的交流.他们努力学习,但常常不能适当的使用英语,因此,他们感到迷惑,尴尬,焦虑,甚至羞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对文学创作及理论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评论家认为《到灯塔去》是她的最佳作品,这部作品创作于伍尔夫写作生涯的鼎盛时期,充分体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近40年,一批人先富了起来,一大波新中产也正在袭来。从吴晓波初议《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到朋友圈热议《欢乐颂》,人们到处谈论着新中产阶层的崛起、品味和爆买。  不同于上一代只顾赚钱的中产阶层,新中产有着区别于上一代艰苦朴素作风的新消费观。他们既是品质生活的买单者,也是消费升级浪潮的推动者。新中产的需求驱动着一大波现象级产品和服务的爆发,作为现象级产品聚集地,家电家居领域的消费升级现状如
期刊
该论文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理论着手,借鉴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理论中有关英语抒情诗的一些理论,在对前人对语篇衔接与连贯模式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有关英语抒情诗的衔接
该文通过分析劳伦斯的妹妹作《虹》及《恋爱中的女人》中布兰维根家族三代人的爱情故事,阐述了劳伦斯对英国传统文学中有关自然概念的继承以及独特的创新. 自然,在华滋渥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