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碱石山-落雁山地区新生代构造格架及演化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l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碱石山-落雁山构造带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夹于一里坪凹陷和茫崖凹陷两大生烃凹陷之间,可形成油气藏的条件十分有利。但该区勘探程度较低,勘探成效比较差,探井虽常见油气显示,但油气勘探一直未获重大突破。   本次地震资料解释工作,共收集、加载了研究区70条地震剖面,将近2800Km的叠加、偏移两套地震数据,地震测网密度为2×4Km;收集、加载了工区内现有4口探井的地质分层、测井数据;由于测网密度大,钻井资料多,所做构造精度比以前有所提高,圈闭更加落实。   本次研究所做工作及所得认识有:①对两套地震数据分别做了闭合差校正和振幅均衡,对4口探井分别做了合成地震记录,进行了地震层位标定和速度分析。通过大量的地震精细解释工作,做出四个反射界面的构造等T0图;②通过时深转换,把四个反射界面的构造等T0图转换为构造等深度图;通过对构造等深度图的分析认为,碱石山~落雁山构造带格架总体表现为隆凹相间的组合形式;构造带南部褶皱构造活动强度较大,抬升幅度较高,受后期构造抬升影响,有一定的剥蚀作用;构造带北部褶皱从隆升幅度、断层发育强度、构造剥蚀强度等方面与南部比较为逊色;构造带中部构造发育强度最弱,发育时期也稍晚。还完成了新近系三套沉积层系平面等厚度图;通过对平面等厚度图的展布特征分析认为,碱石山-落雁山构造带的发育是伴随沉降坳陷的发育而发育的,形成发展过程受生长断层发育的制约;主要古地理构造高点在N21时期就以生长褶皱的特点而存在,N22时期沉降坳陷的发育相对均衡,生长断层活动相对停止,N23沉降坳陷生长断层活动加强,进一步强化了生长褶皱的强度,形成两隆夹一坳的古地理沉积格架。把研究区的构造断层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正断层,形成于第四纪,断达层位较新;第二类为从基底断达N21和N22地层的断裂;第三类是以石南断裂为代表的对构造形态起控制作用的从基底断达近地面的继承性断裂;③结合研究区内沉积环境、烃源岩、储集层、盖层等的综合评价,认为一里坪凹陷应当是碱石山—落雁山构造带有利的气源供给区,碱石山—落雁山区块亦应当具备较为有利的源岩条件。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三江盆地绥滨坳陷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三江盆地绥滨坳陷是一个晚中生代发展起来的由多次构造作用叠加所形成的叠合盆地,盆地经过3次不同背景下伸展阶段和3次构造
本文利用光释光测年技术对科尔沁沙地南缘两个砂-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进行了年代测定。同时,结合地层特征、粒度、磁化率、有机质和碳酸盐含量等气候替代性指标的分析,对风成沉
滑坡是一种复杂的具有“自然—社会”双重属性的地质灾害。以往对滑坡的研究在工程地质等传统领域取得了重大成绩,但对滑坡的社会属性研究仍然比较薄弱。本文便通过融合滑坡与
该文提出了一套了适用于胜利油区火成岩油气藏成藏机理研究的综合研究方法.通过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查明了火成岩的时空分布规律,应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原理方法确定了火
在我国各含油气盆地中,低渗透油藏占了很大的比例,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未动用的油气地质储量中,低渗透油藏占的比例更大。因此,有效地开发利用这部分油气资源是我国石油工业持续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对营口—潍坊断裂带(郯庐断裂带海域段)侏罗纪以来构造演化及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成果和认识: (1)根据重磁、GGT地学断面、层析成像、火山岩、现代天然地震等深部
我矿运输车间担负着金矿矿石、岩石等铁路运输任务,保证金矿生产任务完成的主体车间之一。现有的电力机车由于购入年代不同,生产厂家不一,给使用和检修带来一定困难,影响着运
实行公司制改组已为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之而来的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也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比如,改制后纪检监察工作的地位会不会变,纪检监察机构、人员应如何设置,纪检监察
据调查测算,全国因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压占废弃的土地约6000万亩,复垦可补充耕地的潜力约2300万亩。可见,加强矿区土地复垦研究,加快复垦步伐是提高国土资源保障能力、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