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库区滑坡体土地开发模式研究——以湖北秭归县为例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滑坡是一种复杂的具有“自然—社会”双重属性的地质灾害。以往对滑坡的研究在工程地质等传统领域取得了重大成绩,但对滑坡的社会属性研究仍然比较薄弱。本文便通过融合滑坡与自然地理学理论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论文立论在三峡水库蓄水,移民迁建和新一轮地质灾害大调查的背景下,以库区第一县——湖北省秭归县的滑坡灾害防治工程为切入点,通过研究人类对滑坡灾害的认识和采取的科学防治措施,以及人类活动与滑坡相互制约的关系,证明针对滑坡体进行土地开发可使人类取得了减灾抑灾与拓展人类生存空间的双赢。 论文依托大量资料和野外工作成果,较详细的总结了秭归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和成因规律。并在剖析三峡水库蓄水后土地资源锐减、环境人口容量降低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矛盾关系的基础上,证明改造和利用滑坡灾害体的必要性。此外,在滑坡防治工程理论和技术体系的支持下,从宏观的三峡库区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胁迫转换理论和建立移民土地生态系统的微观生态理论入手,阐明滑坡体土地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和最终目标。具体来说,在工程地质理论方面主要阐述滑坡防治工程基础理论,发展方向和具体的工程技术体系,以奠定滑坡土地开发的技术基础。在地理学方面,主要是三峡库区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胁迫转换和优化配置理论研究,即确定土地类型转换的基本原则,生态调控和优化配置的层次结构。最终确定滑坡体开发利用方向为在175~500m的层位上,建立起移民新城镇的“防护—消费型”土地生态系统和农林经济的“防护—生产型”土地生态系统。 在此基础上,以峡口镇粮管所滑坡和屈原镇新滩滑坡等滑坡灾毁土地开发样板工程为例,总结出三峡库区滑坡体城镇和农业用地两种土地开发模式;并在整个库区对这些模式加以检验和推广。 本文所做工作,不仅对融合滑坡与自然地理理论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于解决库区后靠移民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基于主题精选高考真题作为阅读材料,同时以整体式阅读和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高考真题融入高三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英语学科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根本保证,如果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一)在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革命过程中,革命或建设的道路是否正确,对于革
学位
鞍山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城区岩溶塌陷灾害严重,严重影响了城建的总体规划和土地的合理利用。为了给鞍山城区的建设规划提供地质依据,本文对鞍山城区岩溶塌陷区域危险性进行
大气CO2浓度升高导致全球变暖及其引起的环境问题是目前国际地学、生态学和环境学界共同关注的全球科学问题。耕作土壤作为全球碳库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对其研究可以加深对整
毛泽东同志早就对我们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再次把
本文以2-4cm为间隔对岱海湖心的两根沉积岩芯进行了粒度组成分析。岱海沉积的粒度组成可以作为湖区季风降水的代用指标,即:粉砂含量的增加和中值粒径的增大反映湖区降水强度的
海南省两个“三讲”教育试点:省农业厅、琼海市的试点工作已经顺利结束。这两个试点单位,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指示精神,严格按照省委的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整风精神,
本文论述了三江盆地绥滨坳陷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三江盆地绥滨坳陷是一个晚中生代发展起来的由多次构造作用叠加所形成的叠合盆地,盆地经过3次不同背景下伸展阶段和3次构造
本文利用光释光测年技术对科尔沁沙地南缘两个砂-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进行了年代测定。同时,结合地层特征、粒度、磁化率、有机质和碳酸盐含量等气候替代性指标的分析,对风成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