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z12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更显明朗的知识经济、信息化特征,进一步突出了“学习化”的社会特质。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事实。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和学会创造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力争的共同努力方向,将自主语言学习和网络环境相结合,也日益成为语言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怎样培养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育者和研究人员共同探讨的热门话题。国外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和探讨始自20世纪70年代,主要是对自主学习能力的界定以及学习者自主性培养的理论依据、实施策略、课程设置等的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多为对国外研究的分析和介绍。近年来也有学者对我国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调查研究,主要是思辨性的研究,而且针对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很少,特别是纵向比较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自主学习研究。   随着网络教育技术的发展和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兴起,网络英语学习和学习者自主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大家普遍认为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空间和机会以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和自我控制学习的能力。   由此,在二语习得和现代外语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基于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在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应运而生。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试验,主要目的在于(1)获得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基本信息,(2)检验网络自主学习在发展学生自主性方面的效果,(3)通过访问学生对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态度来审视网络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的关系,从而启发教师的教学设计。   该实验包含100名学生,他们来自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的两个平行班(一个班作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作为控制组),学习的是动漫专业。两个班学生均利用高考分数和自行设计的关于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的问卷都行了前测,之后,实验组的学生进行网络自主英语学习,控制组通过传统方法学习相同的课程,六个月后,笔者利用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和修订的问卷及访谈进行后测,并应用spss15.5进行了数据分析。   结果表明,英语网络自主英语学习模式在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和提高学习成绩方面效果显著。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学生比传统模式下的学生语言输出更加复杂,对自己学习的责任心更强。互联网和相关技术刺激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本文共包括五章。   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目的。   第二章综述自主学习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相关理论,目的在于为接下来的实验和讨论打下理论基础。   第三和第四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是实验。作者在对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的08级学生做过关于自主学习的问卷和访谈调查后,迫切地感觉到指导他们自主学习势在必行。于是以英语高考成绩作为前测选定作者所教的两个平行班进行实验,在实验班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二语习得理论为指导进行网络自主学习的相关策略训练,包括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创设自主学习环境等;在对照班使用以老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以期通过两个班的比较证实基于网络的多维度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在实验进行近一年后,再次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问卷调查并以2009年6月的山东省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结果作为后测。   第四章是实验结果与分析部分。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也掌握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为终身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对照班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没有明显提高。   第五章是结论部分。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基于网络的多维度策略训练的英语教学模式是培养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好的突破口,是培养自主学习有效方式之一。最后总结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待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如此迅速,要想搞好科技领域和经济领域的研究,就必需精通外语。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大量阅读,学习英语也同样如此。英语阅
学位
阅读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和丰富视野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常规的英语阅读教学以灌输式为主,学习者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限制了学习者批判性思维的有效培养。因此,研究如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中国国家领导人在救灾现场发表了一句句鼓舞人心的讲话,激励受灾群众以及全体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与灾难作顽强斗争。这些话语为何能够引起中国人内心强大的
学位
礼貌是人类行为的准绳,制约着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尤其在人类的交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问的交际也同样受到礼貌策略的影响。而要探究课堂环境中师生交流互动的
语码转换指在同一情景中交替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属于双语或多语的研究范畴,是社会语言学的传统话题。论文以韩礼德的前景化理论为基础,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对书面语码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