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和丰富视野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常规的英语阅读教学以灌输式为主,学习者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限制了学习者批判性思维的有效培养。因此,研究如何让学习者在英语阅读中积极主动地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电子学档的应用正是响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求,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打造主动式学习的新模式。在这种主动式学习模式中,学习者知识的自主构建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所以,利用电子学档的形成性评价手段来辅助英语阅读教学,通过英语阅读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运用电子学档的形成性评价理论和批判性思维阅读理论,以国内外有关研究为基础,利用电子学档的形成性评价手段,通过对课外阅读中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对学习过程的监控,把学生的英语阅读、过程评估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结合起来,发展学生英语文学作品阅读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文分析并讨论了相关的理论,在此基础上以批判性思维问卷调查和批判性阅读测试卷等为工具,对重庆大学60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做了一次尝试性的调查研究,实验中将60名学生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学生在电子学档上开展课外批判性阅读并辅之形成性评价手段进行监控和交流,控制组学生以纸质阅读材料的方式进行课外批判性阅读,实验后对比研究哪种批判性阅读方式更能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并应用SPSS12.0来分析所得的数据。
最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利用电子学档的形成性评价手段开展课外批判性阅读更能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而常规纸质的课外批判性阅读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无显著效果。
第二,无论是利用电子学档形成性评价手段开展课外批判性阅读,还是常规纸质的课外批判性阅读都能提高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两者无显著差异。
第三,对比两种阅读方式,学生对利用电子学档的形成性评价手段开展课外批判性阅读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同时他们表示需要较长时间在心理上和技术上的调整以适应这种新的阅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