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伍尔夫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国外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国内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伍尔夫研究的热潮,并经久不衰。研究者从作品主题、表现形式,以及伍尔夫的个人经历等方面对伍尔夫的作品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 伍尔夫提倡“内在真实”的理念,关心人的内心世界,善于运用意象表达人们难以言说的精神世界。对于伍尔夫意象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在诸多的研究中,鲜有对伍尔夫大海意象的专门著述。实际上,大海是伍尔夫小说中的重要意象,出现在伍尔夫全部的九部作品中。《远航》、《到灯塔去》和《海浪》是伍尔夫揭示女性人物精神世界的代表作品,大海意象贯穿作品始终,甚至这些作品的题目直接凸显了大海意象。本论文主要以大海意象为视角,研究大海意象在这三部作品中揭示女性人物精神追求方面的作用。同时,通过对这三部作品中的大海意象的对比研究,勾勒出伍尔夫不同创作时期小说主题和创作形式的变化轨迹。 本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部分。 引言部分提出本文的主要观点:大海意象是伍尔夫小说创作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女性人物精神追求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引言综述了国内外相关主题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选题的意义,并介绍了本文的框架和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论文的正文部分由三章组成。 论文的第一章深入解读大海意象在《远航》女性人物追求自由这一主题中所起的作用。伍尔夫关注外部现实世界对女性人物内心世界的影响,讨论了女主人公在维多利亚父权社会背景下自我觉醒、追求自由和幻想破灭的复杂多变的心路历程。性觉醒是自我意识的第一步,但性觉醒又使她充分认识了社会对女性的束缚。爱情促进了女主人公对自由的追求,同时爱情本身又限制了她的自由。伍尔夫借助于大海意象来表现女性人物在“重要瞬间”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论文的第二章探讨了了大海意象在《到灯塔去》中女性人物对和谐的追求这一主题中的运用。伍尔夫在这部作品中关注更多的领域,包括生命的短暂和对永恒的渴望、过去与现实的关系、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联系。伍尔夫摒弃了二元对立的思想,认为矛盾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互相补充,应该实现和谐共存。生命虽然短暂,但精神永恒;同时,时间具有延续性,过去与现实互为补充;外在世界和内心世界能够实现和谐。伍尔夫将大海作为主要意象,表达女性在这些矛盾中隐秘的内心挣扎和最终解脱的心理历程。同时,大海意象在“意识流”、“重要瞬间”、“时空蒙太奇”等现代主义手法中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这部作品的内涵。 论文的第三章主要分析了伍尔夫的小说《海浪》女性人物身份追求中大海意象的运用。在这部实验性小说中,伍尔夫在小说的形式和内容上大胆创新,大海意象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她关注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个性与共性、过去与现实的关系,突出表现了女性身份的不确定性。三位女性人物在海浪的韵律中以各自的方式追寻着自我。大海的潮起潮落同时暗示了自然规律的冷漠和无意识,代表着自然和人类的对立。其次,海浪的节奏也暗示了人们像海浪一样奔腾向前,寻找着自我,而下落的浪花又落入了大海,回到了共性中去。同时,向前涌动的海水代表了今天的存在,而向后涌动的海水将人们带回了昨天,人们的身份永远在时间中流动。伍尔夫通过海浪这一意象,将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个体与群体,过去与现实错综复杂地纠合在了一起,生动地表达了女性人物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再现了她们的精神困境。 论文的结论部分回顾了每章的论点,并对伍尔夫小说中的大海意象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在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个性与共性、过去与现实、短暂与永恒等关系中,大海象征着现代人的精神追求和心灵彷徨,表现了作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切关注。大海意象的运用体现了伍尔夫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不断探索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