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双酚A随着其大量的使用越来越多的进入到环境中。并且由于其难降解性在环境中积累并经由生物积累效应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和水质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当前对双酚A的控制技术主要集中在生物处理方面,然而当前污水处理厂中设置的常规的处理工艺无法有效降解这些难生物降解污染物质。本文在生物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光催化氧化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联合处理双酚A的设想并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光催化/生物联
【机 构】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双酚A随着其大量的使用越来越多的进入到环境中。并且由于其难降解性在环境中积累并经由生物积累效应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和水质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当前对双酚A的控制技术主要集中在生物处理方面,然而当前污水处理厂中设置的常规的处理工艺无法有效降解这些难生物降解污染物质。
本文在生物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光催化氧化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联合处理双酚A的设想并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光催化/生物联合技术是一种相对于纯生物降解更为优越的处理技术,其原因在于:光催化能够将难生物降解物质分解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然后再由微生物对这些小分子物质进行有效的生物降解。与以往的光催化和生物降解的协作处理工艺不同的是本文所提出的联合处理工艺是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中产生作用的,而不是以往的存在先后顺序的协作处理工艺。
本文首先对TiO<,2>的固定化工艺进行了研究。考虑到反应器内载体的悬浮需要,选取了聚氨酯泡沫为催化剂载体。为了在这种不耐高温的载体上固定TiO<,2>而试验了多种不同的固定化方法。并通过对固定化TiO<,2>载体的表观形态、光催化的性能、固定化TiO<,2>晶体的晶相、TiO<,2>表面微观形态等方面对不同工艺进行考察。同时还对降解过程的动力学进行分析来验证考察的结果。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液相沉积法固定TiO<,2>的效果最佳。所制备的载体表面TiO<,2>分布均匀、细致;TiO<,2>是锐钛型和金红石型的混晶体系;180分钟内罗丹明B的降解率在80%左右。重复试验6次,没有发现明显的TiO<,2>脱落,降解率基本保持不变,有较好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光催化和生物的联合降解,本文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光催化反应器——水平旋流式光催化反应器 (HCBPR)。该反应器结合了旋转式反应器和三相式流化床反应器的优点。载体在气流和水流推动下沿中心布置的紫外灯管旋转,能够与污染物质有效的进行接触和降解;适量的曝气还提供了微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聚氨酯泡沫载体的多孔结构微生物提供了必要的屏障,使得微生物能够在紫外光和羟基自由基的双重胁迫下仍然生长。通过对该反应器的水力混合特性的研究,认为当曝气量为0.1m<3>/h条件下,具有最小的死区率和较好的水力混合程度。其次,对双酚A在HCBPR反应器内的光催化降解过程进行了考察。对初始双酚A浓度、初始pH值、催化剂投加量(填充比)、反应温度四个指标的考察结果表明:当初始双酚A浓度为10mg/L、初始pH值为碱性条件、填充比为1%下双酚A具有最高的降解率,可以达到100%。此外反应温度对降解率的影响不是很大。然后,在HCBPR反应器中考察了光催化/生物联合降解双酚A的降解过程。在单独的曝气反应器内先是进行了TiO<,2>载体的生物挂膜和驯化。经过约15天的接种,总生物量经历了先下降再回升并趋于平稳的变化过程,表明接种成功。随后在HCBPR反应器内考察双酚A的降解率变化。在不同运行条件下,依次经历了光降解、光催化降解、光催化/生物降解Ⅰ、生物降解Ⅰ、光催化生物降解Ⅱ和生物降解Ⅱ六个阶段。结果表明,在生物降解的辅助作用下,双酚A的降解率比纯光催化提高了10%左右。虽然受到紫外光辐射和羟基自由基毒害作用,微生物依然存活并进行了新陈代谢作用,表现为COD值的显着下降和双酚A降解率的提高。因此这说明在该反应器内的确实现了光催化/生物的同时同地的联合处理作用。进一步的观察发现,微生物的耐受性在经过光照/无光照的反复阶段后有一定的提高。
其他文献
历史建筑是城市地标。随着现代化城市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城区的历史建筑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老化,为了能使这些艺术上的杰作在城市中能够被传承下来成为城市历史的见证,需要对城区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世界上城区历史建筑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使得历史建筑被很好的保护下来。这种保护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保护某一历史建筑实体本身,而扩大到了建筑环境、人文环境,也就是从建筑到城市、点到面的彻底保护。历
在当代景观规划中“反规划”概念的提出无疑为正处在混沌与迷茫中的景观设计学指出了一条新的出路。对自然的认同、对社会的认同、对人的认同,才是对可持续的认同。由于“反规划”理念的指引,森林公园景观的开发和设计将会对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关注,进而使得景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作用能够更加有效地、充分地发挥出来。因此,本文从对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研究背景出发,借鉴国内外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成功
磁场传感器目前已经充斥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它帮助我们获得了海量的存储空间,实现了汽车、轮船和飞机的精确度导航和定位,使我们能够获取异常微弱的信号和探索危险以及人类不能够到达的领域。随着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设计与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便携式磁场传感器成为可能。本文基于目前国外MEMS磁场传感器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梳状谐振式磁场传感器。它采用静电激励和静电检测,通过罗伦兹力的反馈将磁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隐蔽性强、信息实时、自适应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到精细农业、安全监测、空间探索、智能交通、医疗健康等各个领域。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众多应用里,网络中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信息都是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如果不能确定从网络中获取的数据的正确位置来源,那么用户得到的数据就毫无意义。另外完成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定位,不仅能为网络提供命名空间,也可以为网络整体化管理、负载
本文研究了包括频谱利用率、IFFT/FFT、循环前缀等的OFDM基本原理,并进一步分析了OFDM系统的同步技术,以及各种非理想同步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两类OFDM同步算法-基于训练序列(TSB)的同步算法和基于循环保护前缀(GIB)的同步算法。前者利用每一数据帧中的辅助信息-训练序列,估计系统定时和频率的误差。由于辅助信息的预知性,使得这种算法的准确度比较高,但它同时降低了有用信息的传送
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安全性能好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器和通讯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未来电动汽车中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LiCoO是目前商品锂离子电池的主流正极材料,通常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生产。该方法需要在高温下烧结较长的时间,导致材料的组成不均匀、颗粒形貌不规则、粒径分布宽。为了克服高温固相反应法的缺点,本文以尿素和碳黑代替纯金属作燃料,用改进的高温自蔓延合成法制备LiCoO。用X射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具有设备投资少、反应器体积小、能耗低、生成H2和CO的摩尔比接近2等优点,适合甲醇合成及费托合成反应。因此,该反应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结合课题组前期工作,主要从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的制备、工艺条件及催化剂表面状态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催化剂采用聚乙二醇为分散剂;以硝酸盐溶液浸渍方式添加第一助剂CeO2及第二助剂ZrO2,并通过TG-MS、TPR等手段,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考
目前,换热设备在运行中都存在污垢的问题。采用传统的机械除垢或化学剂清除污垢,普遍存在着成本高和二次污染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方便可行的防除污垢的方法。文献研究表明,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对换热表面进行处理,降低传热表面的表面能,能够减少污垢的形成。鉴于液相沉积法(LPD法)在产业化方面存在的潜力,本文开展了液相沉积法制备TiO2薄膜的研究。实验中系统地讨论了[TiF6]2-的浓度、反应物中(NH
与现有的烃类裂解制乙烯路线相比,固体酸催化乙醇脱水制乙烯路线具有环保、可持续、反应条件温和等多方面的优势,正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针对乙醇脱水制乙烯反应,基于γ-Al2O3和ZSM5分子筛进行氧化物掺杂或离子交换等化学修饰,实验研究了所制催化剂的乙醇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考察了操作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寿命实验测试部分催化剂的稳定性;XRD,TG,NH3-TPD,IR,XPS
MnO2由于储量丰富、环境友善、制备容易,被认为是具有较大实用价值的电化学电容器活性材料。本文以二氧化锰电化学电容器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其在有机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采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及恒流充放电实验,揭示了电极反应的特点,并且测得组装的二氧化锰电容器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⑴采用低温固相法,液相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分别合成α-MnO2粉末颗粒,颗粒大小为r固>r液>rsol-gel,在1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