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连接土壤、大气和水之间的天然纽带,植被通过参与能量交换和碳循环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植被状况常被视为反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植被的时空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学者们普遍使用遥感数据监测植被变化,并开发了许多植被指数,如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分植被指数(DVI)等。其中,归一化植被指数(ND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连接土壤、大气和水之间的天然纽带,植被通过参与能量交换和碳循环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植被状况常被视为反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植被的时空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学者们普遍使用遥感数据监测植被变化,并开发了许多植被指数,如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分植被指数(DVI)等。其中,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应用最广泛的植被指数。由于遥感技术的进步和数据集的完善,使用长时间序列的NDVI数据集监测长期的植被动态已成为可能。植被状况同时受气候、土地利用变化和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降水量和温度的变化会显著影响NDVI的变化。在大多数干旱和半干旱地区,NDVI与降水量呈正相关,而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NDVI与降雨之间呈负相关。近年来,大规模的人类社会和生态活动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人为因素在植被的时空变化中往往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另外,近几十年来,黄河生态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经历了经济腾飞和人口增长。同时,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当地气候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且两个经济带都受到强烈的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当地的NDVI均有显著增加。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现实条件下,有必要阐明植被变化背后的机制。本文通过建立NDVI与气候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经由分析NDVI残差(模型的预测值和观测值的差值)来定量的评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NDVI变化的影响。这一研究对两个经济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当地NDVI变化的具体情况,找出影响NDVI变化的关键因素,为将来的政策制定和发展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基于两套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气象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综合使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探究对气候因素和人类因素的影响力进行定量分析,使用聚类分析法对1982-2019年黄河生态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人类因素主导的NDVI残差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类探究,以及使用广义可加模型等方法定性分析了黄河生态经济带NDVI残差变化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其主要结论如下:⑴从1982年到2019年,整个黄河生态经济带的NDVI呈上升趋势,并伴随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表现为1982-1990年和2004-2019年两个时段的NDVI显著上升,且热点区域分布不同。前一阶段的热点区域主要是传统农耕区如山东、河南等省,后一阶段的热点区域主要是退耕还林重点区,即陕西、山西、宁夏等省、自治区。而对于长江经济带,在过去四十年有显著的绿化趋势,与黄河生态经济带不同的是,长江经济带的NDVI变化分为两个上升阶段:1982-2002年和2003-2019年。1982-2002年的绿化趋势普遍增加,但三大城市群除外,而2003-2019年绿化趋势最明显的地区是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山区。⑵黄河生态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NDVI的变化主要是人类因素在主导。NDVI残差与NDVI观测值的斜率值的时空变化特征保持一致,具体表现在1982-1990年间,残差值与观测值的热点地区保持一致都集中在山东和河南等农耕区,且两个序列斜率的相关系数高达0.77;2004-2019年间残差序列与观测值序列的斜率值的时空特征保持一致,且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区,在数量关系上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69。而在长江经济带,NDVI残差与NDVI观测值的时空特征保持一致,在两个时期,在数量关系上二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和0.8。人类因素是两大经济带NDVI变化的主导因素。⑶在黄河生态经济带,NDVI残差区域特征明显,在黄土高原(农林复合区)地区NDVI残差变化明显,在21世纪之后增长明显,当地的人为植树造林是NDVI变化的主要原因;内蒙古和青海省(牧业区)等地区NDVI残差变化较缓,山东和河南省(农业区)NDVI残差的波动情况主要是受到该区域春小麦播种和生长情况的影响。对于长江经济带,21世纪以来,四川、重庆、湖北等省份的撂荒活动和与之同时进行的退耕还林活动是NDVI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综上,黄河生态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NDVI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存在很大的空间异质性,复杂的自然和人文条件是造成这一特征的原因,并且人类活动在NDVI的变化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本研究对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NDVI三者关系的认识可以加深人们对植被和生态的认识,并可以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各级政府积极出台各项政策响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在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国民的海洋意识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与“海洋强国”战略对国民的要求相比,广大国民的海洋知识水平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有必要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的海洋知识教育,提高青少年海洋知识水平。在众多初中课程中,历史学科具有特殊性,它不仅仅是一门
阅读文章不仅是对信息的接受和内容的理解,更需要深入到文本内核之中,洞察其意蕴、体悟其情感、把握其中心。教师需要遵循教材编者的编排用意,引导学生尝试在阅读中学会批注,并与其他的能力进行融会贯通,再通过点拨与评价,将批注的语文要素落实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卫生、疾病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列入了大量医疗史内容,体现了医疗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此背景之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医疗史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问题。医疗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医疗史教学在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选修部分设置了“医疗与公共卫生”
R公司作为国内半导体行业供应链服务商,随之半导体产业飞速发展,R公司近年来业务迅速扩张,销售收入迎来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应收账款快速增加;另一方面,R公司应收账款占比流动资产比例不断上涨,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流动资产中含有应收账款的比例达到59%,远高于同时期同行业主要竞品单位的均值,使得R公司的资金回收周期越来越长,面临资金周转压力较大。
课程资源的探索、开发与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由来已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中学历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探索、开发与应用也随之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国家政策的导向、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和学生发展需要来看,艺术类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这些资源以其较强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和艺术性,对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可以形成强烈的震撼力与冲击力,有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的抽象认识和总结,是对其本质属性的一种体现,是人们的思维活动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的产物,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是学生理解历史本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先决条件。在历史教学中,概念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历史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以高中历史概念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历史概念教
科学技术史是反映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历程及规律性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内容不仅涉及了科技成就自身的发展历程,同时还包括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直到今天,科学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历史教学也反映着时代发展的要求,2019年,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开始试用,科技史在其中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此背景之下
在教学中师生会话是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师生会话离不开会话策略的使用。会话策略使会话者保持会话持续进行并且不断增进理解,从而实现交际目的。社会心理语用学立足于心理角度来分析语言是如何作用于社会人际交往中的,研究各会话策略使学生产生的心理效应会为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提供借鉴。因此,社会心理语用学适用于分析师生的会话策略。本研究揭示了各会话策略使学生产生的社会心理效应,探讨各会话策略对课堂效率的影响。
辅助性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版)》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辅助性教学资源有以下界定:“历史教科书的辅助性教学资源,主要有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地图册、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材料等。”[1]其中历史地图册中的内容以其图文并茂、布局合理、资源丰富等特点,不仅有助于教师阐明历史问题,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和科技手段的进步,多模态交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常态。其中,纪录片以其客观而又生动的叙述方式赢得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我国在抗击疫情中取得的显著成效备受世界瞩目。在该过程中,占据各大媒体标题的家国情怀这一热词是我国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支撑,众多抗疫纪录片正是对家国情怀最集中的诠释。目前,学界对于家国情怀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其内涵和本质方面,仍缺乏对语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