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小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漏诊及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单纯小脑梗塞的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入组患者的病史、体征、神经科查体及头部CT、头部MRI及颅内外血管检查的相关临床资料,对该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病因、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治疗、并发症及预后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归纳分析。结果:(1)小脑梗塞好发于男性,男女比例为2.57:1,发病的平均年龄为60.10岁,平均住院天数为12.15天。(2)小脑梗塞的危险因素由高至低依次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吸烟或饮酒史、糖尿病、高Hcy、脑血管病病史、脑血管病家族史、冠心病和心房纤颤等。(3)临床上单纯小脑梗塞出现的主要症状为头晕或眩晕、走路不稳、视物旋转、头痛及言语障碍;主要体征为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障碍或小脑性语言及肌张力减低。(4)头颅MRI检查是诊断小脑梗塞的最佳方法;本组小脑梗塞的解剖部位按发病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右侧小脑半球、左侧小脑半球、双侧小脑半球、小脑半球+小脑蚓部及小脑蚓部。(5)50例患者中基本痊愈的25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5例、无变化4例、恶化5例。恶化的5例患者中出现脑干症状3例,高颅压症状2例,4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3例进步,1例无变化,1例转入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进步出院,无死亡病例。显著进步的11例患者中病残程度1级8例、病残程度2级2例、病残程度3级1例。结论:(1)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是小脑梗塞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原位血栓形成及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的栓塞为本病最主要的病因。(2)临床上由于小脑梗塞缺乏特征性症状与体征,因此,对于突然发作的眩晕、恶心、呕吐,伴有共济失调、眼震及走路不稳时,应高度警惕小脑梗塞的可能。(3)对于以眩晕起病的患者,接诊时应全面查体,行头颅CT的同时,尽早行头部MRI检查,头颅MRI检查明显优于头颅CT检查,尤其DWI及ADC序列显示病灶效果最佳,可减少误诊及漏诊。(4)对于大面积小脑梗塞的患者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而且病情逐渐加重的患者,应尽早转入神经外科手术治疗。(5)通常小脑梗塞的患者及时治疗预后较好,可不遗留后遗症,仍有少部分患者病情进展出现脑干受损及高颅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