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强调,广泛深入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丰富和完善青少年体育活动体系,改进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内容、方式和平台,提高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增强体育活动的吸引力。睢宁县农村小学体育社团是在小学校园内,参与的人群主要是小学生,通过开展丰富的体育知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学生团体。体育社团组织形式多样,活动项目也是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打破班级、年级限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选择活动项目。相对于普通的体育课堂,学生在体育社团活动中表现得更加的积极,从而取得较好锻炼效果,这对于睢宁县农村小学的学校体育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当前我国体育社团的研究多集中在高校之中,对于中小学的研究甚少,尤其是农村小学的体育社团的研究,所以对于睢宁县农村小学体育社团的研究非常有必要。研究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睢宁县农村小学体育社团开展的现状,进一步探索睢宁县农村小学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并分析其存在问题,提出相对针对性的问题,从而解决睢宁县农村小学体育社团开展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提高睢宁县农村小学体育社团的建设水平,增加体育活动项目等等,促进农村小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我国农村小学体育社团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系统的整理国内外体育社团的相关概念,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睢宁县农村20所小学展开调查,以睢宁县农村小学体育社团的指导老师、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为调查对象,进行实地问卷发放1510份,回收有效问卷1255份,回收的问卷利用Excel和SPSS20.0对体育社团的开展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论:1、睢宁县农村小学都建立了体育社团,但是整体效果一般,很多学校流于形式。其中社团开展的项目单一且传统,以竞技性强的运动居多,部分学校能够开设新兴的项目和民族传统项目。参与体育社团的学生以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为主,男生远多于女生,足球篮球乒乓球舞蹈类和田径类社团参与人数较多。参与体育社团的教师以本校的体育教师为主,部分有体育特长或爱好的其他科任教师也参与其中,少部分学校外聘的体育教练,教师的年龄趋于年轻化,最高学历为本科及以上。2、睢宁县农村小学体育社团活动主要是在周一至周五的下午第三节课开展,部分社团开设在放学之后和周末。开设的频率以每周3-4次为主,也有部分社团每周开设1-2次,社团每次开设时间大多在40分钟到60分钟之间,基本上能够起到锻炼效果。学校体育社团活动的组织形式大多是按项目进行,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小组进行活动,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3、睢宁县农村小学的体育社团的社团章程和考核制度一般不够细致完善,现行的规章制度主要侧重在社团活动的安全措施上,缺乏完善的教师和学生奖惩制度,学校未能够为本校的指导老师发放课时津贴。4、睢宁县农村小学体育社团的开展资金主要来源于学校给予的经费,部分体育社团能够获得校外资金的赞助,少许社团向学生收取会费。经费主要用于场地的维修保养以及器材的购买和校内活动的组织上,经费的投入不能够满足社团长期健康的发展。睢宁县农村小学体育社团的开展受场地器材的影响较为严重,在社团开展中场地不能够满足需要,器材存在自备现象,场地器材制约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5、睢宁县农村小学体育社团参与的教师的认知情况良好,小学生与家长对于体育社团活动的认知有待提高。这三种群体都能够认识到参与体育社团的重要性,对社团的支持度也相对较高,学生对体育社团的满意度较高,教师和家长对体育社团活动的满意情况一般。学生和老师受体育社团的影响较为明显,对家长的影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