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是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蚊种之一,是疟疾、丝虫等重要寄生虫病的传播媒介。基于杀虫剂的媒介控制措施在疟疾等虫媒传染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溴氰菊酯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卫生杀虫剂之一。由于杀虫剂长期反复的使用,蚊虫对溴氰菊酯产生了严重的抗性。杀虫剂的代谢过程涉及蚊体内复杂的解毒途径和形式多样的酶代谢反应,目前对蚊虫杀虫剂具体代谢过程的研究较少,代谢机理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2230); 江苏省公益类科研院所自主科研项目(BM2018020); 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项目; 江苏省“六个一工程”项目(LGY201808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是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蚊种之一,是疟疾、丝虫等重要寄生虫病的传播媒介。基于杀虫剂的媒介控制措施在疟疾等虫媒传染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溴氰菊酯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卫生杀虫剂之一。由于杀虫剂长期反复的使用,蚊虫对溴氰菊酯产生了严重的抗性。杀虫剂的代谢过程涉及蚊体内复杂的解毒途径和形式多样的酶代谢反应,目前对蚊虫杀虫剂具体代谢过程的研究较少,代谢机理研究也不完善。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分别对实验室和现场中华按蚊暴露于溴氰菊酯后的体内代谢物进行分析,比较小分子代谢物种类和含量的变化,为开展中华按蚊溴氰菊酯代谢途径研究和筛选抗性相关代谢标记物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本研究共分三个部分:一、实验室敏感中华按蚊幼虫溴氰菊酯暴露后代谢组学分析为了解中华按蚊暴露于不同浓度和时间溴氰菊酯后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情况,对实验室饲养的敏感品系中华按蚊幼虫采用浸渍法测定其半数致死浓度(LC50),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液相色谱和质谱串联(LC-MS/MS)技术,对暴露溴氰菊酯不同致死浓度(LC50,LC75以及LC99)和不同时长(30分钟和24小时)后的总代谢物进行检测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室敏感中华按蚊幼虫暴露溴氰菊酯后大多数差异代谢物与生物氧化磷酸化和糖类等能源物质代谢相关;多归属于有机氧化合物、羧酸及其代谢物、脂肪酰基等3个生化功能家族中。在本次实验中,因为在LC50暴露浓度下的毒作用个体差异最小;24h是大部分研究中用于杀虫剂测定时较为稳定的测试时间,因此暴露24h以及LC50浓度溴氰菊酯暴露为更适合代谢组学分析的实验条件。二、实验室敏感中华按蚊成蚊溴氰菊酯暴露后代谢组学分析为进一步了解中华按蚊成蚊和幼虫代谢溴氰菊酯的区别,对实验室敏感中华按蚊成蚊暴露24h、LC50溴氰菊酯后进行了代谢组学检测,与第一部分幼虫代谢组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1、实验室敏感中华按蚊成蚊暴露溴氰菊酯后,共获得234种差异代谢物,其中20种与实验室敏感幼虫差异代谢物相同;2、在敏感成蚊和幼虫获得的20种差异代谢物中,有17种在幼虫和成蚊接触溴氰菊酯后出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大多为羧酸及其衍生物、有机氧化合物以及脂肪酰基类化合物;3、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中华按蚊成蚊和幼虫共同的差异代谢物富集通路为:碳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酯代谢、Fox O信号通路、磷酸戊糖途径、柠檬酸盐循环(TCA循环)、甘油磷脂代谢,这些信号通路涉及生物能量代谢及氧化呼吸、脂质代谢和脂肪动员以及细胞凋亡的调控。三、现场抗性中华按蚊幼虫溴氰菊酯暴露后代谢组学分析为进一步分析中华按蚊溴氰菊酯抗性相关代谢变化,选用野外现场捕获的抗性水平较高的中华按蚊幼虫,暴露溴氰菊酯后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并与前述实验室敏感幼虫和成蚊代谢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1、现场抗性幼虫暴露溴氰菊酯后差异代谢物较多为有机氧化合物、甘油磷脂类代谢物,大多涉及甘油磷脂代谢和磷酸戊糖途径;2、抗性和敏感幼虫有8种共同差异代谢物,其中6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分别属于甘油磷脂或脂肪酰基、嘌呤核苷酸家族;同时这些差异代谢物较多聚集在氨基酸生物合成与代谢及甘油磷脂代谢途径上;3、羟丙酰肉碱、鸟苷一磷酸为实验室敏感幼虫、成蚊以及抗性幼虫中暴露杀虫剂后的共同差异代谢物,这两种代谢物在敏感成蚊和幼虫中变化趋势一致但与抗性幼虫完全相反,在敏感品系的幼虫和成蚊中均上升,在抗性幼虫中下降。
其他文献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应用因子分析方法,结合北京区域滑雪场空间分布情况,对比居民冰雪运动参与倾向和频率,发现北京区域居民参与冰雪运动及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距离、收入水平和政策红利;分析得出雪场密度和区域经济水平、性别等对参与冰雪运动消费特征的影响。归纳4个主要影响北京区域居民参与冰雪运动的公共因子,分别是冰雪运动基础因子、冰雪运动信息因子、冰雪运动距离因子以及冰雪运动友谊因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在整个筹备过程中,冰雪运动文化推广普及是重要的工作内容。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回顾和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释现阶段推广普及冰雪运动文化的重要意义,认为其是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水平的必由之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立足河北省实际情况,分析该省冰雪运动
为了解决装备训练手段缺乏的难题,以C#为平台结合EON Studio(虚拟现实开发展示工具)和LabWindows/CVI仿真程序的二次开发,设计了通用仿真平台,实现了基于维护规程的仿真操作。经测试,系统仿真环境逼真,各子系统之间的通信正常、响应准确迅速,能够完成一种无人机地检全流程仿真操作,符合设计要求。通过教学训练实践,该系统解决了无人机训练手段不足的难题,为装备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
刘子健整合了既有王安石研究中各种兼容性阐释,以独到的问题意识翻上一层,运用了跨学科研究方法,对王安石及其新政进行了独辟蹊径的研究。他首先探讨了王安石作为"杰出的思想家"的层面,指出新政的理想是通过改革官僚体制进而改善社会风俗,最终实现道德社会。然后,他对官僚队伍区分不同类型,研究了各种类型官僚在变法、反变法与后变法的不同时期的政治表现;结合"吏役次官僚制"与募役法的个案剖析,深刻揭示了新政改革堕落
我国冰雪运动的推广与普及的过程不可逆转。然而,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场地设备的不完善,专业管理人才缺失以及文化人才的紧缺,都是保持我国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保持冬奥会的背景下冰雪运动的发展势头,应该融合冰雪运动特色、传统文化、发展冰雪产业等诸多因素,建立起一套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冰雪运动产业体系,最大限度地在给人们带来红利的同时又能够发展冰雪运动。
稻瘟病菌严重威胁水稻生产,且稻瘟病菌变异快导致抗稻瘟病品种在短短数年后就失去抗性,因此,不断挖掘新的抗稻瘟病基因对培育具有广谱抗病品种至关重要。本研究对43篇文献的783个抗稻瘟病QTL进行元分析,在12条染色体上鉴定到50个Meta-QTL (至少有2个原始QTL映射),平均区间距离为0.87 Mb,共计包含4718个区间基因。随后将抗稻瘟病Meta-QTL和RNA-seq进行整合分析,结果鉴定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多元的文化交织在传播中如何在尊重既有平台文化的同时,更好地传递主流价值观,已成为官方媒体关注的内容。共青团中央作为国内成功与青少年群体接轨的传统媒体之一,其视频内容的传播也具有一定的特点。主流文化对于网络亚文化的引导能够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也需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