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提高运动员对弯道跑技术的认识,并且更好的提高短跑400米成绩,分析运动员在400米第一弯道的弯道跑技术的运动学特征。通过研究分析室外400米标准场地第一弯道跑技术的运动学特征,有助于运动员更好的认识弯道跑技术,可以为教练员提供一些理论的数据,同时对弯道跑训练提供一些运动学指标和科学依据,加强训练的科学化程度。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分析比较等方法进行分析。通过高速摄像摄取运动员弯道技术动作的图像,并对图像进行解析,获取对400米标准场地第一弯道中第一、第三、第五道的弯道跑技术的运动学数据。对采集到的数据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for Windows Version 11.0,进行方差分析,使用微软电子表格Microsoft Excel进行图形绘制,为理论分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1.在400米第一弯道跑过程中,步长能力指数基本在1.2以下,步频能力指数8以下较多,而半径增加后,原有步频基础上,步长得到适当增加。2.西安体育学院9名二级短跑运动员在室外400米田径场地第一弯道跑的重心移动速为8.119m/s-9.055m/s,随着半径的增加,重心移动速度呈递增的趋势。身体向内倾斜角度呈递增的趋势。运动员的成绩越发挥的相对比较好。3.弯道跑后蹬完成瞬间,本文考察的运动员摆臂具体状态为:左臂夹角基本在34°-48°,右臂夹角摆动幅度在37°-58°之间。在室外400米田径场地第一弯道跑中,不管在第一道,第三道,还是在第五道,会出现左髋速度均值比右髋更小情况,差值在1m/s内。4.着地缓冲瞬间,支撑腿膝关节角度偏小,踝关节背屈角度偏大,摆动腿的膝关节角度大约在47.86°,背屈角度大约在118.43°;垂直支撑瞬间,支撑腿膝关节角度偏小,踝关节背屈角度偏小,摆动腿的膝关节基本适中,踝关节背屈角度108.43°左右;当后蹬完成一瞬间时,支撑腿膝关节角度是减小的,背屈角度大约为106.37°,摆动腿膝关节角度呈52.96°,踝关节背屈角度缩小到106.30°。结论:1.西安体育学院9名二级短跑运动员在室外400米标准田径场地第一个弯道跑中,从第一跑道到第五跑道,步长增加,步频减少。身体向内倾斜角度越来越大。重心的位置移动程度较为平缓。在优势程度方面,第五道的优势最大,第一道的优势最小,而第三道较为适中。2.在弯道跑后蹬结束瞬间过程中,运动员不管在第一道,第三道,还是在第五道中左臂的摆动幅度要偏小于右臂摆动的幅度,左上臂与躯干的夹角小于右上臂与躯干的夹角。左髋的平均速度要小于右髋的平均速度。3.在单脚支撑地面的时间段内,以及腾空下落的那一瞬间,因为地面反作用力的影响,此时运动员的腿部受力较大。摆动腿膝关节角度偏小,踝关节背屈角度偏大。垂直支撑瞬间,支撑腿膝关节基本适中,踝关节背屈角度偏大。后部发力的那一时刻,腿部各关节的受力及弯曲角度的情况与单脚支撑瞬间的情况相类似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踝关节背屈角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