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壳聚糖衍生物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其与DNA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taa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章 文献综述,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由于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医药功能,在药物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中主要从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医药功能、药理活性、作为药物载体和在基因治疗中作为基因载体四个方面集中进行了综述。 第二章 纳米壳聚糖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其与DNA作用的研究 采用氧化降解法将壳聚糖降解制得两种不同分子量的水溶性纳米壳聚糖COS1(20000)和COS2(19000),并将其与Cu(Ⅱ)、Ni(Ⅱ)、Zn(Ⅱ)、Co(Ⅱ)四种金属配位合成了一系列纳米壳聚糖金属配合物。采用凝胶色谱法、元素分析、金属含量测定和红外光谱方法对配合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琼脂糖凝胶电泳三种分析手段首次研究了COS—Met系列壳聚糖金属配合物与DNA的作用,并提出了可能的作用机理和模式。认为此类壳聚糖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时存在静电结合和嵌入两种作用模式:首先壳聚糖骨架上带正电的自由氨基与DNA骨架上带负电的磷酸基团有静电结合作用,使DNA螺旋双链在轴向方向上收缩,构象发生变化;继而配合物的一部分以嵌入模式插入DNA双螺旋内部碱基对之间,从而使DNA的二级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在对壳聚糖配合与DNA作用时配合物结构对其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壳聚糖的分子量、溶液中游离氨基的浓度以及壳聚糖骨架上金属的密度对其与DNA的作用模式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三章 纳米壳聚糖水杨醛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作用的研究 将水溶性纳米壳聚糖COS3(19000)和)和COS4(4000)经水杨醛改性后与Cu(Ⅱ)、Ni(Ⅱ)、Zn(Ⅱ)、Co(Ⅱ)四种金属配位合成了一系列壳聚糖水杨醛希夫碱金属配合物。并对配合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琼脂糖凝胶电泳三种分析手段首次研究了COS一Met系列壳聚糖金属配合物与DNA的作用,并提出了可能的作用机理和模式。结果表明此类壳聚糖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时存在静电结合和嵌入两种作用模式。由于COS分子量的降低和配合物平面性增强使其与DNA的作用程度明显增强,同时,考察了纳米壳聚糖的分子量、溶液中游离氨基的浓度以及壳聚糖骨架上金属的密度对COS一Sal一Met与DNA的作用模式和作用程度的影响。第四章纳米壳聚糖卜毗咤醛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作用的研究 首次合成了一系列纳米壳聚糖卜毗陡醛希夫碱金属(Cu、Ni、Zn、Co)配合物,并对配合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琼脂糖凝胶电泳三种分析手段首次研究了COS一P一Mct系列壳聚糖金属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此类壳聚糖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时存在静电结合模式。同时DNA也有不同程度的降解,其机理还有其他作用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正>2007年毕业于莱佛士国际设计学院室内设计专业。毕业后成立设计工作室,从事室内设计,展示设计和家具设计服务工作。作为非常热爱生活的80后设计师,用心体会生活中的细微
本文通过对氯球进行适度Friedel-Crafts后交联反应,然后进行胺化反应,合成了28种既具有较大物理吸附表面又含有一定量弱碱性离子交换基团的新型大孔吸附树脂。经对黄芩甙静态吸
本论文利用二茂铁作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原料甲酰基二茂铁、单(双)乙酰基二茂铁和二茂铁甲酰丙酮,四种原料主要用于合成了下列两类化合物: (1)以甲酰基二茂铁和乙酰基二茂
本文对窄分布醇醚的合成、磷酸酯化后的性能及应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首先,对窄分布醇醚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窄分布醇醚的催化剂的综合催化性能进行比较,筛选得
虚拟现实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开始在各个工业领域得到普及和应用。计算机组装和维修是计算机后勤保障中的重要技术环节,随着计算机集成化和微型化的快速发展,如
近三百年来的俄罗斯和苏联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俄罗斯阶段(18世纪—19世纪初)、苏联阶段(1917—1991)和新俄罗斯阶段(1991至今)。其中苏联阶段又分为三个
根据我国家族制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从资本结构的角度来探讨家族企业治理的路径。对中国的家族企业来说,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否分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证家族企业高效率的运行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量和处理率不断提高,伴随产生的污泥量也与日俱增。污泥通常含水量高、易腐败、有恶臭,含有毒物质以及大量有害病原物,必须及时处理与处置。而填埋、焚烧和
煤矿开采沉陷是由于煤矿地下煤层的开采导致的一种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对土地的破坏非常严重。本文通过对宁东某煤矿地质采矿条件的研究,利用概率积分法计算评价开采引起的地
针对超声检测缺陷性质识别中准确率较低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进行超声检测缺陷识别的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的融合模型,利用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