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突变伴原发MET基因扩增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结局及类器官模型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aoe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MET基因扩增是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耐药机制之一,目前有部分临床研究主要围绕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使用靶向治疗后出现获得性MET扩增。然而,EGFR突变伴原发MET扩增晚期NSCLC这类人群的疾病特征和治疗结局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EGFR突变伴原发MET扩增晚期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临床结局,探索这类患者双靶向治疗后耐药基因情况,以及探索体外模型药敏试验结果是否与临床疗效相关。方法第一部分回顾性地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肺癌研究所从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EGFR突变伴MET过表达晚期NSCLC患者,依据检测MET基因扩增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结果,分为EGFR+/METamp-组(n=22),EGFR+/METamp+组(n=18)和Unknown组(n=14),分析各亚组的生存结局;第二部分收集EGFR+/METamp+组患者双靶向治疗后进展的肿瘤组织,再活检行二代基因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探索耐药基因情况;第三部分收集本研究入组患者的肿瘤组织或浆膜腔积液,利用类器官(patientderived organoids,PDO)技术构建EGFR突变伴或不伴原发MET扩增晚期NSCLC类器官模型,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FISH法和药敏试验,分析与临床疗效的一致性。结果EGFR+/METamp-组和EGFR+/METamp+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分别为68.8%和22.2%(P=0.041)。EGFR+/METamp-组、EGFR+/METamp+组和Unknown组生存分析结果分别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2.1个月、1.9个月和10.4个月(P<0.001);中位进展后总生存期(p OS)分别为25.6个月、11.6个月和14.8个月(P=0.100);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33.2个月、12.7个月和22.6个月(P=0.047);利用NGS检测出EGFR敏感突变伴原发MET扩增晚期NSCLC患者双靶向治疗后耐药基因MET D1228N/H;低蛋白血症为后线双靶向治疗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成功构建EGFR突变伴或不伴原发MET扩增晚期NSCLC类器官模型,其临床样本与PDO病理、免疫组化、FISH法结果互为一致,半抑制浓度(the 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与肿瘤抑制率显示靶向药物对PDO有更好的杀伤力,且药敏结果与临床疗效一致。结论本中心EGFR+/METamp+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均差于EGFR+/METamp-组和Unknown组患者;利用NGS检测出EGFR敏感突变伴原发MET扩增晚期NSCLC患者双靶向治疗后耐药基因MET D1228N/H,待验证与双靶向耐药机制关系;对不同类型以及连续送检的样本进行药敏试验,其结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类器官能够较为完整保留了肿瘤组织的病理学和基因谱的特征;类器官药敏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EGFR突变伴或不伴原发MET扩增晚期NSCLC患者靶向治疗疗效,但仍需大规模临床研究进行探索。
其他文献
目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可导致心衰、卒中等并发症,使患者致死和致残,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高血压是AF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高血压者AF发生率显著增加。目前,高血压的控制仍未达到理想,且压力负荷诱导AF发生的相关机制仍知之甚少,值得进一步探讨其机制,以寻找更好的治疗策略。心房纤维化是AF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近年鉴定出来的机械
学位
随着我国“3060”双碳战略的稳步推进,深度破解大众绿色消费认知和行为障碍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问题。文章利用规范焦点理论和社会互动理论,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愿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设计社会规范和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关系的测量量表,探讨社会规范对绿色消费的作用机制,深入探究环保利益冲突感知和绿色责任认知的中间效应,并分析信息丰富度的的调节作用。文章利用SPSS/AMOS等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层次回归分析法
期刊
背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经R-CHOP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后,多数病情可以得到部分或完全缓解,但仍有40%的患者在这一治疗后进展为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课题组既往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TME)中的IL-6会导致患者在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出现化疗耐药,抑制淋巴瘤细胞自发或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而这些作用可以被抗IL-6抗体所抑制。关注TME中的促癌因素将有助于治疗DLBCL。间充质干细胞(M
学位
研究背景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是帮助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重建听觉的最有效临床干预手段。CI通过植入电极阵列所发放的电脉冲串直接刺激螺旋神经节,使植入者产生听觉感知。多数CI植入者可获得在安静环境下的开放式言语交流能力,然而对于噪声中的言语识别,即使是双侧CI植入者也仍与正常听力者有很大差距。因此,改进CI植入者噪声环境中言语感知效果是目前国际研究前沿课题,其
学位
背景乳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癌症,虽然当前针对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众多,但乳腺癌的死亡率仍然高居女性癌症死亡率首位,因此,亟待探索新型方法和理论来丰富乳腺癌的治疗方案。目的本研究拟构建连接光敏剂(PS)脱镁叶绿酸盐A(Ppa)的含高比例聚双硫键的聚二硫醚递送系统(PSSP),探讨其消耗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中高浓度谷胱甘肽(GSH),促进光动力治疗(PDT)生成活性氧(ROS)进一步杀伤肿瘤细胞,并且
学位
背景认知功能下降(Cognition decline)作为脑功能减退的重要表现,已成为人类面对的一大难题。其防治难以攻克,源于具体发生机制的不明确。目前临床用于评估认知功能下降的主要方法是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存在主观的缺陷。亟需利用活体无创的影像技术观察人脑解剖、功能及相关生理的变化与认知功能的关联,以探索客观评估人认知功能的手段。目前提出的引发认知功能下降的原因很多,其中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是重要原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乳腺癌复发转移及相关的并发症是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癌细胞获得侵袭性表型的关键过程。既往研究表明,侵袭性强的乳腺癌细胞比非侵袭性细胞含有更多的脂滴,脂滴代谢在肿瘤细胞侵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EMT信号通路的关键调节因子对脂滴脂肪酸代谢的调控机制及其对细胞侵袭能力的作用仍有待阐明。脂质
学位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陪检转运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需陪检转运的534例次危重患者按陪检转运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实验组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陪检转运中意外伤害发生率、陪查护士的安全管理意识及工作能力、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意外伤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陪查
会议
背景目前肺癌是全世界死亡率最高、发病率第二的癌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最重要的驱动基因之一,EGFR突变集中于酪氨酸激酶区,尤其是18-21号外显子。EGFR酪氨酸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显著延长
学位
研究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以奥沙利铂(Oxalipatin,OXA)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是针对CRC出现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然而部分患者出现化疗耐药是使其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关于CRC化疗耐药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中膜转运体蛋白家族中的铜离子转运磷酸化ATP酶A(ATP7A)被发现与化疗耐药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