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对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进一步要求,幼儿教师教育需要观念与制度的同步变革和创新。本文立足于幼儿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教学现状,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研究个案,探讨近年来在我国普遍应用于成人教育领域的参与式教学在儿童文学教学中的应用,试图以此寻求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调查分析表明,教师的改革焦虑和固有理念的矛盾,学生的教学期待与波澜不兴的教学现状的矛盾,成为目前幼儿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教学亟需突破的瓶颈。而参与式教学的内涵及其民主性、主体性、合作性、操作性、乐动性、创造性、反思性等基本特征顺应了幼师生的学习特性与需求,能够反映儿童文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目标指向,因而具有适用性,是改变目前的儿童文学教学现状的适宜途径。将参与式教学应用于幼师儿童文学,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原则,以及面向全体学生、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全面性原则。其教学实施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2)营造参与的氛围;(3)开展活动教学;(4)促进知识的内化。教学实施的过程包括:(1)教学准备阶段:一是成立学生备课组,开展单元教学备课活动,二是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分析学生的起点和需要,制定教学计划,三是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完成知识资源的共享;(2)课堂教学实施阶段,包括心智参与型、语言表达型、实践操作型等几种形式;(3)教学评价与反思阶段,一是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二是强调评价形式的多元化。阶段性的教学实验表明,应用参与式教学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儿童文学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学到知识、体验到收获,获得发展。针对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1)对现有的儿童文学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2)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3)使课程内容弹性化;(4)学校应优化学科教学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