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特殊儿童教育观是个体对特殊儿童群体教育的系统看法和观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殊儿童群体的权利实现和地位保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对大学生特殊儿童教育观的组成维度和测评进行系统性深入研究,有利于为特殊儿童构建积极、包容的教育环境。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访谈提纲,通过访谈法确定问卷题目,并通过心理测量技术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确定特殊儿童教育观的维度,开发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殊儿童教育观是个体对特殊儿童群体教育的系统看法和观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殊儿童群体的权利实现和地位保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对大学生特殊儿童教育观的组成维度和测评进行系统性深入研究,有利于为特殊儿童构建积极、包容的教育环境。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访谈提纲,通过访谈法确定问卷题目,并通过心理测量技术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确定特殊儿童教育观的维度,开发测量大学生特殊儿童教育观的工具《大学生特殊儿童教育观调查问卷》,以该问卷为工具,随机抽样600名大学生对我国大学生特殊儿童教育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包括三部分内容:(1)通过文献梳理,以现有特殊儿童教育观理论为基础确定访谈提纲,通过开放式访谈,确定大学生特殊儿童教育观可能包含的维度;(2)编制大学生特殊儿童教育观试测问卷题目,并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得到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正式问卷;(3)使用开发的正式问卷《大学生特殊儿童教育观调查问卷》进行大样本抽样调查,探索我国大学生特殊儿童教育观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大学生特殊儿童教育观是一个多维概念,包括平等观、缺陷观和可教育性三个方面。(2)编制的大学生特殊儿童教育观问卷信效度符合测量学标准,共计三个维度,分别为特殊儿童平等观、特殊儿童缺陷观以及特殊儿童可教育性,共计12道题目,该问卷信效度符合统计学标准,能够较为有效地为我国大学生的特殊儿童教育观研究提供测量工具。(3)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状况、不同学历、不同专业和年级大学生的特殊儿童教育观存在差异。女大学生的特殊儿童教育观比男大学生积极。身体状况良好的大学生的特殊儿童教育观比曾经患病或现在患病的大学生更加积极。专科生的特殊儿童教育观比本科和研究生要消极。文科生的特殊儿童教育观较理工科更积极,特殊教育师范生较其他专业大学生的特殊儿童教育观更消极,高年级大学生特殊儿童教育观相比低年级更消极。(4)影响大学生特殊儿童教育观的因素包括:对不同障碍类型发展可能性的认知;与不同障碍类型接触意愿;是否了解特殊儿童;身边是否有亲属为特殊需要人士;身边是否有与特殊儿童接触的相关从业者。认为智力障碍儿童最具有发展可能性的大学生的特殊儿童教育观更消极;对智力障碍儿童具有更强接触意愿的大学生的特殊儿童教育观更加消极;了解特殊儿童的大学生更加积极;身边有特殊需要亲属或身边有与特殊儿童接触的相关从业者的大学生特殊儿童教育观更消极。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2型糖尿病(T2DM)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青海省人民医院接诊的T2DM患者共计71例(病例组),选取同时间段78例健康体检者纳入研究(对照组),所选病例均实行过甲状腺功能检测。收集患者确诊糖尿病前的甲状腺功能信息及潜在影响因素情况,潜在影响因素包含性别、年龄、常见慢性病家族史、并发常见慢性病情况、吸烟饮酒史以及BMI水平、血压
本文以对珠三角村庄的调研为资源来源,分析珠三角特有的土地制度形态影响村民自治的实践机制,回应土地制度改革的实践方向这一重大的理论命题。地方的土地制度实践会影响村民自治的治理绩效与治理秩序。一方面,土地制度实践会改变附着在集体土地上的利益性质,进而激活村庄政治;另一方面村庄的集体土地管理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因此要考虑村规民约与土地制度的衔接问题。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珠三角地区形成了集体建设用地入
晚清咸、同年间,时局动荡,财权下移。同治五年(1866)至光绪六年(1880)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清代陕甘地区特别是甘肃贫瘠穷苦,太平天国起义之前的陕西、甘肃财政均入不敷出,需要他省协济。太平天国起义后,陕甘财政受到波及,驻防士兵缺饷严重,回民遂趁机起义。左宗棠受任之初,陕西、甘肃战事频仍,府库匮竭,民生凋敝,更是已无财政可言。左宗棠要完成戡乱图治、收拾残局的一系列任务,就必须花费大力气整理财政。在
“舆论”是中国的传统词汇,在近代西学东渐中含义逐渐发生变化,最终发展为近代“舆论”概念。这种转变并非一帆风顺,从晚清至民初,“舆论”概念经历了生成、展开、重建等过程,其定义和正当性基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舆论”的传统含义是“众人的意见”,并且有着以“天理”为基础的正当性结构,在政治上处于辅助或被动的地位。19世纪国人对“舆论”的使用延续了传统用法,但也出现了具有“public opinion”含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中进行数次集中教育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和理论基础,融汇马克思主义思想建设学说和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理论。集中教育活动贯穿于四个历史时期,有其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教育性和斗争性相兼备,长效性与阶段性相衔接的特征。总结党的集中教育对新时代继续开展活动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有力支持。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幼儿个体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优质发展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其中,城区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之间的幼儿教师资源配置问题十分显著。幼儿教师作为掣肘学前教育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城乡幼儿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有利于缩小城乡学前教育水平的差距,还可以提高整个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进而推动
农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村庄治理的影响,一直是研究农村的重要课题,集体经济合作社产生于生产力低下的年代,最初是为了整合农村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源以发展村庄经济,在对农村资源吸纳的过程中,集体经济还对农村政治、社会结构和村民共同体的形成和调整起着作用。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合作社灵活地适应社会转型实现的功能转型,成为村庄转型的重要动力和坚固的基础。传统的双轨治理为“皇权不下县”的纵向政治体制,以县为分界线形成行
以黏弹性Pasternak地基上的Timoshenko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两端简支、两端固支、简支-固支边界条件下的单跨地基梁及两跨连续地基梁(等跨和不等跨两种工况)的自振频率、衰减系数和模态。基于回传射线矩阵法,根据各种约束条件下的节点耦合条件,推导横向振动频率方程,通过观察两跨连续地基梁与单跨地基梁的频率方程,并通过具体算例,研究两跨连续地基梁与单跨地基梁自振频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给出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强政绩导向的地方政府倾向于通过打造示范村的方式来推动乡村建设。以往学界尝试从政府创新行为、政府经营逻辑、亮点工程与典型治理等视角对这种造点现象进行解释。而本文基于X村文化造点的经验,提出从村庄本位视角来分析造点的运作过程,了解政府、村集体和村民不同主体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在文化造点的治理逻辑下,村集体成为政府的治理工具,村庄成为政绩展演场。本研究遵循“经验-理论-反思经验”
特殊教育教师是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特殊学校新手教师则是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特殊学校新手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从事特教事业的持续性和积极性。因此,重视与改善特殊学校新手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不仅是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新手教师的生命关怀,更是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关键,对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健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目的性抽样选取了四位特殊学校新手教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