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粮食安全更是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为支持粮食生产、平抑粮食价格波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对粮食生产采取了补贴政策,我国也不例外。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国于2004年对粮食补贴政策进行了改革,实现了间接补贴阶段向直接补贴为主阶段的转变。改革后的粮食补贴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扭转了粮食生产连续六年下降的局面,并首次实现了我国粮食生产“六连增”。现行粮食补贴政策自实施以来,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然而基于不同粮食作物,来定量研究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增产效应的文献还比较有限。故本文就以此为切入点,分别对现行粮食补贴政策与小麦、玉米、水稻三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试图进行了以下尝试和探索: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对现行粮食补贴政策促进粮食增产的路径进行了梳理;其次,运用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粮食补贴数据,分别构建了小麦、玉米、水稻的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数量型增产路径与技术进步型增产路径在促进三种粮食作物增产上的有效性;最后,结合本文的研究,对进一步提高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增产效率以及更好地促进粮食生产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研究表明,现行粮食补贴政策有效促进了三种粮食作物的生产,但促进三种粮食作物增产的路径有所不同,数量型增产路径与技术进步型增产路径对小麦生产均有效,对玉米生产有效的仅为数量型增产路径,对水稻生产有效的仅为技术进步型增产路径。另外,受耕地资源紧缺的限制,数量型增产路径的施展空间有限;受农业人口转移限制、土地流转制度的制约,规模化经营增产潜能的释放,还有待一段时间的积累;粮食增产将越来越多的依赖于技术进步型增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