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肝熄风”针法对多发性抽动症儿童行为心理影响的临床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301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治疗前后对多发性抽动症儿童进行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估,来观察“调肝熄风”针法对多发性抽动症儿童行为心理的改善情况。方法:40例病例来自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中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多发性抽动症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调肝熄风”针法结合行为干预疗法,对照组仅采用行为干预疗法。每周治疗3次,3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及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估,观察干预前后患儿抽动症状和行为心理的改善情况。结果:按照本研究所设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共获得4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儿童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YGTSS抽动严重程度评分比较:治疗组的YGT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CBCL儿童行为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退缩、焦虑抑郁、躯体主诉、思维问题、违纪行为、内向行为问题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社交问题、注意问题、攻击行为、外向行为问题、行为问题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调肝熄风”针法联合行为干预疗法比行为干预疗法在改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抽动严重程度上更有优势。2.“调肝熄风”针法联合行为干预疗法在改善TS患儿的社交问题、注意问题、攻击行为、外向行为问题、行为问题总程度方面,比行为干预疗法更有优势。
其他文献
提出了应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手段研制新型的"机车运行及状态仿真教学系统”,对机车电路进行动态仿真及故障模拟.介绍了SS4改型电力机车运行及状态仿真教学系统的
介绍了高速数据采集电路中数据高速存储及读取的几种方案、每个方案的特点和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针对啤酒糖化过程工艺控制水平的重要性,介绍了微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功能、控制关键及系统运行效果。
参考"优上劣下,轮流坐庄"比赛规则,提出双进化策略轮流切换差分进化算法。即在经典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DE)算法的基础上,增加进化效果评估管理层,采用某方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