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血清NT-proBNP在心力衰竭和其他疾病(急性脑梗死,急性心梗,肾功能衰竭)中的反应,探讨血清NT-proBNP在上述各组疾病中的差异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上述患者各50例,共计200例,分别进一步分析患者血清NT-proBNP与各组疾病的相关性,心衰组按患者射血分数的大小分为HFpEF(EF≥50%)、HPmrEF(射血分数在40%-49%之间)、HPrEF(EF<40%)三组,观察各组之间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并分析各组之间射血分数与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之间的关系。根据脑梗死梗死面积大小分为大面积脑梗死组与非大面积脑梗死组,观察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数值与患者脑梗死面积大小的关系。心肌梗死组按照罪犯血管累及部位分为左室梗死组和右室梗死组,探讨血清NT-proBNP在左右心室梗死升高水平的差异性,并分析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及肌钙蛋白Ⅰ的相关性。肾功能衰竭组按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分为单纯肾衰组及肾衰合并心衰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的差异性,并分析各组血清肌酐与血清NT-proBNP数值的相关性。结果:心力衰竭组结果分析提示随着患者射血分数越低,血清NT-proBNP升高越明显,呈明显负相关(r=-0.866,P<0.01),三组间血清NT-proBNP水平差异性显著(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组的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患者血清NT-proBNP的升高与其梗死面积大小有密切联系,梗死面积越大,血清NT-proBNP也会呈现明显上升趋势(P<0.05)。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NT-proBNP在左心室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升高水平要显著高于右心室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0.05),两者NT-proBNP与肌钙蛋白Ⅰ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897,P>0.01)。肾衰竭组发现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较单纯肾功能衰竭患者升高水平更为显著(P<0.05),单纯肾衰组患者的血清肌酐与血清NT-proBNP存在正相关(r=0.427,P=0.029,P<0.05),而肾衰合并心衰组患者的血清肌酐与血清NT-proBNP不存在明显相关性(P=0.069,P>0.05)。通过各组间对比发现,急性脑梗死与急性心肌梗死间血清NT-proBNP升高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469,P>0.05),其余各组的血清NT-proBNP较心梗及脑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肾衰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较心力衰竭患者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当肾衰患者合并心力衰竭时,其血清NT-proBNP水平较单纯肾衰组患者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常将NT-proBNP升高用于诊断作为各种心功能不全,以及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评估,已然逐渐成为了许多专家和临床医生的普遍共识,2018年心力衰竭诊断指南指出NT-proBNP升高可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Ⅰ,A类诊断指标,足以看出血清NT-proBNP在临床中诊断心力衰竭的重要性。但在临床的工作中,引起NT-proBNP升高的因素还有很多,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单独依靠血清NT-proBNP数值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指标可能有些过于盲目,考虑到本次研究组数较多,数据样本量较少,数据波动范围较大,结论可靠性可能会下降,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但各组数据仍然会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参考性意见,提醒临床医生应该更好的了解各种可能引起NT-proBNP升高的疾病,NT-proBNP升高对多种疾病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从而正确运用好这一诊断指标,尽量避免临床中各种疾病的延误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