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毗达磨发智大毗婆沙论》是说一切有部正依的论典,援引《识身足论》等六足论以及世友、法救、妙音、大德等论师的观点解释《发智论》,批破当时佛教大众部等部派以及数论派等外道的言论,成立有部的论说,是有部主要思想的集成。本文采用文献法和诠释法对《大毗婆沙论》中的修心思想进行研究,旨在整理和归纳《婆沙》的修心思想。并以定向演绎法在理论和实践上与当今西方心理治疗进行比较和互释,以期能够为当代人的心灵超越贡献力量。所谓修心,即通过一系列有层次、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心理世界进行控制和干预,以获得身心的安适,提升心灵能力,改变整体存在,甚至超越生死等人性局限。当代西方心理治疗也已经远远超出了治愈疾病、恢复正常心理水平的范畴,转向追求心灵的统一和谐和人格的成长,甚至于探索宇宙意识的深层心理内涵。在这一意义上,佛教修心与心疗都着眼于人的自知、成长和超越,以不同的方法探索人类心灵世界的奥妙,形成了比较和对话的平台。本文首先理清《婆沙》的修心体系,再针对具体问题与心疗进行比较。《婆沙》是如何论述修心的?这个问题可以从四个角度考虑。首先,何为心?《婆沙》中的心理世界是如何构成的,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和性质。这是修心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修心的可能性何在?修心者为何能够通过修心达到成功超越?这直接关系到修心是否必要和可能。第三,修心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具体的心理转变?凡人如何摆脱世俗性成为圣者?第四,修心者要通过什么样的践行,才能够在个人身上实现超越,也就是修心的具体操作问题。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对《婆沙》文本进行粗略研究,后四章分别探索以上四个问题,并从中总结出关键点,与西方心理治疗中的相应部分进行比较。最后一章则对《婆沙》修心进行总体归纳和评价,并尝试融通心疗和修心,以期结合二者之长,利于当代人的自我成长和超越。第一章对《婆沙》文本和早期修心思想进行概略性探索。首先考证分析了《婆沙》的编撰,对比了大藏经收录的三个不同译本的翻译风格。对《婆沙》的结构、内容和逻辑顺序进行了梳理。总结、澄清了《婆沙》记名的诸论派和论师。随后本文对“修心”进行了探究和界定。佛教修行,即是通过一系列方法塑造身体、语言和心理行为的过程,尤其以对心理的塑造最为核心和重要,可以修心概括之。《婆沙》的修心思想和践行,延承了原始佛教的三学和三十七道品。原始佛教的修心观以心性本净或心性本寂说为基础,以断除无明、欲、贪嗔等烦恼为关节,通过佛陀灵活的教化和弟子亲身的精进修持来实现。具有教化性、灵活性和亲证性三个特点,强调出世离欲、精勤专注、德行完美和智慧圆满。第二章论述了《婆沙》有关心理世界的观点。心理世界指的是由心理动力、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构成的相对于物质的精神性存在。《婆沙》将其分为心法和心所法两部分,并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心法为体,又有心、意、识三种功能性差别;心所法为用,有十大地法、十小烦恼地法、五大不善地法、三大有覆无记地法、十大烦恼地法、十大善地法等不同的分类,共四十三种。第一节详细考察了十大地心所法的特征,以及一念心的运作次第。心法和心所法不一不异。一念心法和其相应的心所法组成一个心聚,便是一个心理作用的单元。时间上接近的两个单元以等无间缘的关系前后相生,刹那生灭,永恒运作,构成了心的时间维度。在空间上,心以物质性的根为依止,以物质性的境为所缘,二者均为实有。第二节详细论述了心在时间上的变化,以及根境的具体情况。推动心不停生灭的动力为业力,身心行为伴随有相应的心理活动,并促动某一类心理活动的产生。意业的作用又称作思,即心的各种造作。这两种业的造作增长,推动心识不断地变化流转,生生不息。第三节论述了心的动力系统,尤其是因果相感论在心理运作上的表现。第四节讨论了《婆沙》的心性观。心识转变的整体是否蕴涵了某种性质,《婆沙》对此持有心性无常的观点,并未从心识的整体上论述其性质,而是将目光具体到某一个心理活动上,认为这个心理活动属性无常,可善可不善可无记。第五节则在心理结构、心理的时间演变和物质基础、心理动力四个角度,将《婆沙》心识观与西方心理学作了概略比较。第三章从人性观的角度探讨修心如何可能。修心的实践者是人,常人为何要选择修心和超越?《婆沙》对此的解释与人的存在状态密切关联。人的存在和人的心理流转均可以十二因缘来描述,在这轮回流转中,人体验到生灭、苦乐和无常。人心中本来蕴涵着两种对立的力量,一种可使人一次次轮回流转,受无常之苦,即烦恼心。《婆沙》提出了以我见为核心,以贪爱、无明为源流,以随眠为主题,以百八烦恼为系统的烦恼体系。另一种则可使人感知、觉悟到无常之苦,追求一种超越的、永恒的存在和宁静祥和的快乐,即清净善根。善根的存在,使得人具有追求超越的可能性。本章第一节论述了人的存在状态,第二节和第三节深入探索了心理世界的善性和不善性。第四节则将东西方人性观进行了比较和融通,并选择性地比较了婆沙的我见与心疗的自我概念。超凡成圣的心理过程如何?第四章主要探索修心过程中的心理转变。这个过程可以从烦恼和智慧两个方面分别论述,实际上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转变的关键环节,在于常人心中普遍具有的智慧力,这种力量在常人心理世界中体系为见,在圣者心理世界中则主要体系为智。见具有审虑、思择和坚执的特点,智具有观照诸法,洞见法界实性的能力,正是依靠这种能力,智慧可以断除烦恼。第一节首先论述了智慧的体性和超越性作用。第二节从烦恼断的角度体现智慧的超越性作用。烦恼的断除主要是自性断,也就是解除心与烦恼染污法的随缚随增关系,使得心能够直接感知而非通过名、象分别法性。修心者缘世间境,观其四谛、缘起之相,获得了圣智之后,便可以断除相关的烦恼。第三节主要论述了《婆沙》所举的十智,这十智各有功用,可断惑证真。而要获得十智,常人需从闻思慧开始修习,以听闻法、思择法、观想四谛等顺序和方法磨砺智慧。第四节对修心和心疗的心理转变进行了对比,二者虽不在同一层面上展开,却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第五章将修心理论落实到具体的修心方法上来。《婆沙》继承并丰富了原始佛教的戒定慧修持,于中强调习慧的重要性,强调通过戒定慧三者合一的生活式整体式践行实现超越。第一节对修心的基本方式进行了论述。第二节则着重论述了常人的修心历程。常人的修行,要具备感知世间无常之苦、厌离世间种种烦恼、信求佛法的真实永恒境界三种心理需求,才可能保证选取佛教的方式进行修心。而常人修心的基本任务是修持戒律净化身心,修习闻思增长世俗智慧,修行十想等止观方法伏断烦恼。《婆沙》充分重视修心者的个体差异,指出不同的修心者所选择的修心方法、践行的修心进路会有很大差异,修心者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才可能有所成就。第三节主要论述修心者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可体现于见道之前的凡夫位、见道之后的圣者位,以及解脱之后的阿罗汉位。而这些差异的根本,可总结为种性和根性。二性的获得则与修心者先前的所作之业密切相关。最后一节对修心和心疗的重要方法即止观和意象疗法进行了比较,从中也可管窥到修心与心疗的同异。第六章总结并评价了《婆沙》的修心观。《婆沙》所涉内容广泛,论述角度多样,集结言论丰富。比较完整地体现出了部派佛教尤其是说一切有部对修心基础、进程、方法、心理转变等的观点。但是有部许一切法实有,未来过去法杂乱而住,仅将心识体系局限在六识,以及以六因四缘说来解释心法的生灭连续,还未能明确完备清晰地解释烦恼断和智慧得的心理历程,使得修心的心理转变部分含混不清。而《婆沙》所述的阿罗汉的解脱境界,也显示出了种种局限,例如阿罗汉不能断除烦恼习气,不能知他心烦恼等。这些都暴漏出部派修心理论的不完备性,也进一步推动了佛教修心体系向大乘的发展。最后,本文尝试融通修心与心疗,提出了自我超越的东西方互补的框架。这一框架的丰富和实践,则可留作后续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对《婆沙》文本的修心思想进行开创性地研究和评价。2、开创性地以超越为主题比较了修心与西方心疗体系。3、将定向演绎法用于修心和心理治疗的比较。4、以“心理世界”融通佛教心识概念和西方心理学。5、对“心性”问题提出了新的理解和尝试性解释。6、在两个概念层次上分析烦恼法体系。7、理清了《婆沙》文本对心理转变历程的解释。8、将修心的止观方法与心疗的意象疗法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比较。9、突出了佛教修心的个体性特色,并对阿罗汉和佛的心理世界的象征意义进行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