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台风对西北地区东部降水的影响分析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terl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1961~2000年NCEP资料、高空观测资料、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资料和中国西北地区东部48个代表站的降水资料,初步对西北地区东部降水气候特征和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活动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通过对多、少台风年西北地区东部降水、东亚环流、风矢量场、不同路径台风个例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二者之间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主要结果归纳如下: (1)西北太平洋台风与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基本呈正相关关系,正相关中心位于河套地区,在多台风年,西北地区东部降水明显偏多,在少台风年,西北地区东部降水明显偏少。 (2)在多台风年,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弱,西北地区东部偏南风占优势,有利于降水的产生;在少台风年,副热带高压偏南、偏强,西北地区东部盛行偏北风,不利于降水的产生。 (3)台风对西北东部降水的影响是一种间接的影响,主要通过副热带高压来实现的。台风的出现有利于副高的西伸北抬,经向度增大,为西北东部降水建立了良好的水汽通道,中高纬西风带冷性系统和副热带高压的相互作用是台风影响西北东部降水的直接形式。 (4)出现西北路径和西行北折路径台风时,容易穿越副高,将其分为两部分,西侧的副高将会西伸,从而影响到西北东部的降水。当西北太平洋台风向东亚大陆靠近时,容易建立东亚高压,西北东部的降水过程往往随着东亚高压的建立而开始,随着东亚高压的崩溃而结束。 (5)通过建立台风对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影响的天气概念模型,发现在台风活动期内,蒙古国至青藏高原东北侧多西风槽活动,西北地区东部容易形成地面冷锋,多锋面降水天气。
其他文献
广州是珠三角最大的中心城市,风温场复杂。本文利用广州地面气象站1973~2003年31年的风、温资料和广州地区46个自动气象站四季代表月(2005年1、4月,2004年7、10月)的风、温资料,
本文利用江苏省气象局提供的江淮地区1954~2001年共48a入、出梅日期、梅雨期长度、梅雨量和梅雨强度五个梅雨特征量资料,采用谐波分析、EOF、REOF、SVD等多种诊断分析方法,分析
本文探讨了中国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和东亚夏季风的关系,并得到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 首先计算了中国春季155个站点土壤湿度与东亚夏季风指数的相关关系。发现河套和西南地区
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日趋严重,产生了大量环境问题,并对城市居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本研究以北京城区为对象,重点研究海淀区的城市热岛效应,以车载气象仪器流动观测方
本文使用1958-1998年的NCEP/NCAR再分析日资料和1958-1998年的欧洲中心资料,利用离散余弦转换(DCT方法)、谐波分解、相关分析等统计诊断方法,对大气波谱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