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MIC-1的表达水平,血清中MIC-1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血清中MIC-1与CEA、CA724、CA50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1月-2012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住院病人血液标本,共199例,分三组,其中胃癌组141例,胃良性疾病组29例,正常对照组29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MIC-1的表达水平,免疫放射法检测血清中CA50表达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中CEA、CA724表达水平。将血清中MIC-1表达水平与CEA、CA724、CA50表达水平进行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血清中MIC-1表达在胃癌组、胃良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各组间是否具有差异性;采用χ2检验分析胃癌组血清中MIC-1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根据MIC-1、CA50、CEA、CA724的值,绘制ROC曲线;根据ROC曲线下面积说明各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分析血清中MIC-1与CEA、CA724、CA50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结果:1.胃癌组血清中MIC-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胃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2.胃癌组血清MIC-1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无关,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患者临床分期有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3.血清MIC-1的ROC曲线下面积较CEA、CA50、CA724更接近于1,提示:MIC-1的ROC曲线下面积优于CEA、CA724、CA50,MIC-1的诊断敏感性优于CEA、CA724、CA50。胃癌组血清中MIC-1、CEA、CA724与CA50的Ⅰ期-Ⅳ期ROC线下面积分别为:MIC-1:1,1,1,1;CEA:0.4236,0.8943,0.9224,0.9575;CA724:0.5665,0.9098,0.9126,0.9594;CA50:0.6552,0.8517,0.8143,0.8973。MIC-1、CEA、CA724和CA50的ROC曲线下面积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大,提示: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MIC-1、CEA、CA724和CA50诊断敏感性增加。4.血清中MIC-1、CEA、CA724和CA50的敏感性分别为:88.7%,63.1%,71.6%,36.2%。MIC-1分别与CEA、CA724、CA50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90.7%、92.9%、90.8%,四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6.4%,提示:四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于单项检测或两项检测。结论: MIC-1是胃癌诊断及治疗疗效监测的有效的新的肿瘤标志物,血清中MIC-1在胃癌中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下降,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能够反映患者体内肿瘤的动态变化。MIC-1在胃癌诊断中显示出良好的敏感性,MIC-1与CEA、CA724、CA50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率。对于治疗疗效及病情进展程度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今后的临床实际工作提供参考。